柳州的铁矿、煤矿资源都较贫乏,白云石和石灰石储量则较丰富。矿山开采以自用为主,
规模不大。
铁矿开采
柳州的铁矿开采,主要集中在屯秋铁矿矿区。该矿区位于柳州市东北80公里的鹿寨县屯
秋乡和融安县古板乡的交界处,占地面积6.15平方公里,矿带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1-
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矿石类型为高磷鲕状铁矿石。主要矿物为赤铁矿、石英和少量褐
铁矿、菱铁矿、石灰石、胶磷矿以及泥质物等。矿石含铁品位40%-47%,含有害成份二氧化
硅15%-25%、磷0.6%-0.8%、硫0.12%、三氧化二铝6.21%。经探测,矿山保有储量3455.9万
吨,其中A+B级1722.6万吨,C级1728.2万吨,D级5.1万吨。
1958年8月1日,屯秋矿开始动工兴建,因为要供应大办钢铁急需的铁矿石,该矿区采用
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方法开始矿石生产,先后建成年产10万吨铁矿石的土法简易露天
开采生产线(土法爆破原矿)。由于设备不足,仓促上马,开始是以手工打眼放炮、人力斗车
装矿的方式采矿,至1960年开始使用风动凿岩机打眼放炮。1962年,屯秋矿停建。
1966年1月, 屯秋矿恢复建设,由广西冶金设计院按年产40万吨的规模进行设计,广西
冶金建设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经过3年的建设,于1969年12月年产40万吨的龙骨岭柳钢厂部
至屯秋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剪彩露天开采矿区基本建成。但因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投产后
只能生产成品矿10万吨, 仅达设计能力的25%。但由于选矿厂未建,原矿石未经选矿直接入
炉,冶炼指标差。1971年,屯秋矿被迫停产,前后仅生产矿石13.67万吨。
1973年7月,屯秋矿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为使工程早日建成,尽快解决柳钢炉料问题,
该矿区采用边设计、边施工方式进行建设。到1976年,基建剥离量已完成58万立方米,井巷
掘进完成945米/8.34万立方米,设计工作全部完成,30%设备已到货。1979年3月,因矿石含
磷高、选矿方案未定,屯秋矿地下采矿工程暂停缓建(后已封存)。当时,地下开采部分已经
完成地下坑道2.1万米, 完成设计工程量的85%,并铺了部分轻轨。露天开采改按年产100-
120万吨规模设计, 由长沙黑色矿山设计院设计,广西井巷公司和广西冶金建设公司一、二
工区施工。 该工程从1974年开始,于1981年8月建成露天富矿生产线,1981-1990年生产铁
矿石44.69万吨。 1991年后,柳钢开始实行精料方针,对含磷过高的屯秋铁矿石限产,屯秋
矿采掘生产逐步减少。
若干年份屯秋铁矿石采剥量统计表
单位:吨
┏━━━┳━━━━━━━━━━━━━━┳━━━┳━━━━━━━━━━━━━━━┓
┃ ┃ 采 剥 量 ┃ ┃ 采 剥 量 ┃
┃ 年份 ┣━━━━┳━━━━┳━━━━┫ 年份 ┣━━━━┳━━━━┳━━━━━┫
┃ ┃ 合计 ┃ 采矿量 ┃ 剥离量 ┃ ┃ 合计 ┃ 采矿量 ┃ 剥离量 ┃
┣━━━╋━━━━╋━━━━╋━━━━╋━━━╋━━━━╋━━━━╋━━━━━┫
┃ 1958 ┃ 65402 ┃ 21170 ┃ 44232 ┃ 1977 ┃ 123519 ┃ ┃ 123519 ┃
┣━━━╋━━━━╋━━━━╋━━━━╋━━━╋━━━━╋━━━━╋━━━━━┫
┃ 1959 ┃ 64375 ┃ 58347 ┃ 6028 ┃ 1981 ┃ 36020 ┃ 36020 ┃ ┃
┣━━━╋━━━━╋━━━━╋━━━━╋━━━╋━━━━╋━━━━╋━━━━━┫
┃ 1960 ┃ 142604 ┃ 69551 ┃ 73053 ┃ 1982 ┃ 14200 ┃ 14200 ┃ ┃
┣━━━╋━━━━╋━━━━╋━━━━╋━━━╋━━━━╋━━━━╋━━━━━┫
┃ 1961 ┃ 64551 ┃ 29233 ┃ 35318 ┃ 1983 ┃ 37680 ┃ 29700 ┃ 7980 ┃
┣━━━╋━━━━╋━━━━╋━━━━╋━━━╋━━━━╋━━━━╋━━━━━┫
┃ 1962 ┃ 29270 ┃ 26052 ┃ 3218 ┃ 1984 ┃ 77721 ┃ 49233 ┃ 28488 ┃
┣━━━╋━━━━╋━━━━╋━━━━╋━━━╋━━━━╋━━━━╋━━━━━┫
┃ 1966 ┃ 3492 ┃ 2546 ┃ 946 ┃ 1985 ┃ 177473 ┃ 86691 ┃ 90782 ┃
┣━━━╋━━━━╋━━━━╋━━━━╋━━━╋━━━━╋━━━━╋━━━━━┫
┃ 1967 ┃ 41365 ┃ 35838 ┃ 5527 ┃ 1986 ┃ 291348 ┃ 68460 ┃ 222888 ┃
┣━━━╋━━━━╋━━━━╋━━━━╋━━━╋━━━━╋━━━━╋━━━━━┫
┃ 1968 ┃ 7083 ┃ ┃ 7083 ┃ 1987 ┃ 158475 ┃ 46271 ┃ 112204 ┃
┣━━━╋━━━━╋━━━━╋━━━━╋━━━╋━━━━╋━━━━╋━━━━━┫
┃ 1969 ┃ 5215 ┃ ┃ 5215 ┃ 1988 ┃ 41733 ┃ 33377 ┃ 8356 ┃
┣━━━╋━━━━╋━━━━╋━━━━╋━━━╋━━━━╋━━━━╋━━━━━┫
┃ 1970 ┃ 105994 ┃ 105994 ┃ ┃ 1989 ┃ 21836 ┃ 21836 ┃ ┃
┣━━━╋━━━━╋━━━━╋━━━━╋━━━╋━━━━╋━━━━╋━━━━━┫
┃ 1971 ┃ 142527 ┃ 30708 ┃ 111819 ┃ 1990 ┃ 69088 ┃ 61138 ┃ 7950 ┃
┣━━━╋━━━━╋━━━━╋━━━━╋━━━╋━━━━╋━━━━╋━━━━━┫
┃ 1972 ┃ 182148 ┃ ┃ 182148 ┃ 1991 ┃ 119127 ┃ 63257 ┃ 55870 ┃
┣━━━╋━━━━╋━━━━╋━━━━╋━━━╋━━━━╋━━━━╋━━━━━┫
┃ 1973 ┃ 255020 ┃ ┃ 255020 ┃ 1992 ┃ 139317 ┃ 84410 ┃ 54907 ┃
┣━━━╋━━━━╋━━━━╋━━━━╋━━━╋━━━━╋━━━━╋━━━━━┫
┃ 1974 ┃ 264291 ┃ ┃ 264291 ┃ 1993 ┃ 129800 ┃ 71510 ┃ 58290 ┃
┣━━━╋━━━━╋━━━━╋━━━━╋━━━╋━━━━╋━━━━╋━━━━━┫
┃ 1975 ┃ 686586 ┃ ┃ 686586 ┃ 1994 ┃ 63170 ┃ 48308 ┃ 14862 ┃
┣━━━╋━━━━╋━━━━╋━━━━╋━━━╋━━━━╋━━━━╋━━━━━┫
┃ 1976 ┃ 349462 ┃ ┃ 349462 ┃ 1995 ┃ 43976 ┃ 33846 ┃ 10130 ┃
┗━━━┻━━━━┻━━━━┻━━━━┻━━━┻━━━━┻━━━━┻━━━━━┛
注:1963-1965年停产,1978-1980年缓建,无统计数字。
石灰石采掘
柳州的石灰石矿储量较丰富。作为炼钢、烧结矿辅料的石灰和石灰石,主要集中在九头
山石灰石矿。该矿区位于市区东南面,1970年7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1971年基本建成并投入
简易生产。 主要设施有准轨调整道200米、铁桥1座、倒卸式高站台1座、400×600毫米颚式
破碎机系统、压风机房及一些零星工地设施,共计投资130.27万元。但投产不久就暴露出很
多问题,效率低,达不到生产要求。1979年5月,石灰石采区的226名职工全部调到南丹大厂
锡矿,石灰石停产。
1982年7月, 屯秋矿抽出采剥工段的部分职工,建立石灰石工段,进行恢复石灰石生产
的准备。1983年石灰石生产恢复,其产品有5-20毫米石碴专供高炉熔剂之用,60-100毫米
中石,供炼钢烧石灰用。
白云石矿采掘
作为冶炼工业重要辅料的白云石矿,市内有较丰富的矿藏资源,其主要生产基地为九头
山白云石矿,它的前身为柳州钢铁厂生产材料车间,始建于1959年。1966年柳钢复产续建,
生产材料车间改称石灰石矿。当时矿区位于柳州钢铁厂厂区内的笔架山和驼背山,1970年矿
区投产, 笔架山开采石灰石, 驼背山开采白云石。由于石灰石和白云石质量低劣等原因,
1972年,石灰石矿迁往九头山,1974年改称白云石矿。矿区位于九头山,距柳钢总厂14公里,
距市区3公里。
矿区南北长1400米,东西宽700米,为一向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矿体倾角8-15度、厚
约200米, 呈层状产出,沿走向方向由北至南变薄,变化幅度210-150米,而沿倾方向则变
化不大。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故多呈孤峰、陡壁地貌。
矿石质地优良,大部分为特级品,化学成份稳定,沿走向及倾向方向上的变化都很小。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体位于潜水面上,开采不受影响。
1988年底, 矿区保有储量14896.8万吨,其中C级7235.9万吨、D级7660.9万吨;探明储
量15032.6万吨,其中C级7371.7万吨、D级7660.9万吨。
九头山白云石矿的矿床勘探工作由广西地质局第九地质队负责。1972年,矿山的全面建
设开始,由广西冶金设计院负责设计,广西第五建筑公司施工。工程采用边勘探、边设计、
边施工的办法进行。1975年3月,生产用建筑物的土建部分全部完工。1975年4季度,白云石
矿职工自力更生,承担了全部设备安装任务,1975年3月设备安装完毕并一次试车成功。
1970-1990年,九头山白云石矿完成采(剥)掘总量187.14万吨,生产白云石矿131.70万
吨。1995年生产白云石矿达10.3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