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陶瓷制品生产业所生产的日用陶瓷产品,曾经有水缸、陶盆、陶罐、坛子以及民间

煮食用的风炉等数种。民国11年(1922年),在柳州云头岭(今红阳路一带)有一些手工业

户生产粗陶砂罐。24年,陶瓷生产发展成为一个行业,有10多家业户,从业人员70多人。生

产陶盆、陶罐、火炉,还有水钵、茶罐、药罐、腐乳罐、酒坛、酸坛、茶坛等10多个品种。

解放初期,分别成立了鱼峰、黄岩、柳石等陶器社。1965年后,主要生产日用陶瓷产品的厂

家是市电瓷厂(原市陶瓷厂)。

   在50年代初以前,柳州的陶器生产业多分布在远离城区的乡村,如冷饭、苟冲、古灵等

村庄和柳江南岸的云头岭一带。当时,从事陶器生产的手工业户,一般是以一个师傅带几个

徒弟的组合形式出现。他们以土窑洞、草棚为居所,从事原始笨重的手工制作,采用小土窑

进行日用土陶产品的烧制,遇上农忙季节,则返回田间辅助做一些农活,是亦工亦农手工业

者。 从业户数1951年有61户,1952年达到88户,从业人员209人,年产值达到8.02亿元(旧

版人民币)。1953年组织起陶工生产互助组,分为风炉组、缸瓦组和砂罐组。1954年开始进

行生产合作化建社工作,位于黄岩、冷饭、苟冲、古灵等地的陶工生产互助组合并,在冷饭、

苟冲两地分别组织起缸瓦生产合作社。这就是市电瓷厂的前身。当时的产品主要是民间日常

生活所用的酒海、水缸、陶盆、陶罐、风炉等。这类产品属于民间常用的传统产品,市场价

格便宜,很有销路,风炉产品销售到贵州省。1954年,云头岭一带陶瓷生产业户组成了鱼峰、

柳石两个陶器生产合作社。全市陶瓷工业的从业人数307人,生产总值达到1.4亿元(旧版人

民币)。由于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制作,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又是用烧稻草的小土窑

烧制产品,加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发展两地的缸瓦生产。1958年,冷饭、苟冲两地的缸瓦生

产合作社在“大跃进”中搬到黄岩,合并建立了缸瓦厂,又称市化工陶瓷厂。当年,该厂共

生产各类陶器产品31.22万件, 年生产总值达12万元。 1959年11月18日, 首批生产的瓷器

(碗、匙)在南站陶瓷厂出窑。1960年,市化工陶瓷厂开始改造落后的小土窑,建造30多米

长的龙窑,使窑温提高到1000℃以上。因是使用砖砌,从而提高了窑炉的保温性能,有利于

提高产品的质量,每窑成品率达6-7成以上。同时,因窑炉的容量由小土窑的大小平均几百

件改变为大小平均2000多件,使单窑产量也得到提高。1960年,各类陶器产量达97.94万件,

总产值达32.66万元。 1963年,因为建厂之初的条件不够成熟,市化工陶瓷厂退回到社。这

期间,陶器生产进行了一次技术改造。针对制作土坯的工序劳动强度较大,在技术工艺上比

较易于进行改革的特点,该社自行设计制造用于制作土坯的专用设备,使土坯制作工序最先

用上了半机械化的设备,取代了沿袭已久的手工制作方式,这样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土

坯的质量和产量。主要的产品有水缸、陶盆、陶罐、风炉。这时,该行业的几个陶器社均归

属市手工业联合社和市手工业局管理。

   1965年, 上述几个陶器社进行合并,成立市陶器社,又新建了2栋各1000平方米的砖瓦

车间和1座新的龙窑,以及可容纳毛坯约7万件、烧成温度为1250℃-1300℃、产品合格率达

95%的倒焰窑。 同时,开始开发生产带有美术特点的日用陶瓷产品,当年生产总值达到38万

元。经过该社美术陶瓷开发小组数月的研制,采用市南站七区尾的白泥(高岭土)制坯,施以

铅丹为主的低温釉,在龙窑成功烧制出彩釉小酸坛、刻花花盆、糖缸等具有美术工艺风格的

日用陶瓷产品,得到主管局的肯定。这些产品成为后来独成系列的美术陶瓷制品的最早造型。

1965年,该社年生产总值为38万元。1971年,市陶器社转为市陶瓷厂。由于原有的日用陶器

传统产品利润微薄,难以维持生产,该厂转向开发电工陶瓷产品,日用陶瓷产品退于附属产

品的地位,但仍然保持了水缸、陶盆、陶罐、酒海的适量生产。并提出“以陶养瓷”的口号,

显示了当时对于不同产品的不同重视程度。

   1992年,该厂日用陶瓷产品完全停产。市美术陶瓷厂则于1991年开始了对炻瓷电火锅的

试制生产,1995年的产量达16.01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