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及规模

   1952年,公私合营永新织造厂购置汗布台车,开始了针织内衣的生产,年生产针织内衣

529打,即6348件,形成针织工业的雏形。

   1959年7月, 市政府为迅速发展针织工业,由财政投资35万元,从市染织厂分出针织部

分建市针织厂, 并由纺织工业部列入国家计划,成为当时国家新建的9家针织厂之一,是广

西首家专业生产针织品的企业。当年生产针织内衣600万件。

   1960年4月,从上海迁来协平漂染厂、瑞丰祥内衣厂、万里袜厂3家企业并入市针织厂,

使针织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大增。年末总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646万元和167万元,比1959年

增长123%和172%。1961年,市针织厂在广西首先使用人造粘胶长丝生产针织汗衫和背心,所

用的原料为保定化学纤维厂生产, 规格为120旦。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针织工业得

到较快的恢复。 1965年, 针织业工业总产值835.85万元,比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的1962年的

243.11万元增长244%。1966年4月,柳州市从市针织厂拨出手套生产及设备,成立市手套厂。

   1967-1968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针织工业处于半停滞状态。从70年代开始对企

业进行整顿,针织行业逐步恢复发展并出现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的热潮,1975年针织主机

增至150余台, 革新成功一批染整、裁剪、织造设备,使生产实现自动化。之后,又先后试

制成功腈纶衫裤、化纤蚊帐和人造丝衫等新产品。1976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件。同年,

市针织厂在广西首先使用70旦锦纶长丝生产经编针织头巾,使用150、100旦涤纶长丝生产经

编针织面料。

   1978年8月, 市手套厂更名为市第二针织厂,生产产品由原来的劳保手套逐步转向生产

针织腈纶布、纯棉汗布、针织内衣、羊毛衫等产品。1983年开始试产腈纶毛衫裤,生产能力

为年产24万件。同年,由原市粉末冶金厂转产的市化纤成衣厂更名为市针织运动衣厂,主要

生产针织内衣产品。 1984年10月8日,市针织厂的经编车间析出建立市经编针织厂,生产经

编面料、蚊帐布、涤丝绒等。1985年,原市捻线厂转产,主要生产针织面料、涤棉交织运动

衣产品,其国营部分更名为市纬编针织厂,属集体性质的成衣车间更名为第三针织厂。至此,

市针织行业已有企业6家, 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5家,集体企业1家。生产规模发展到针织内

衣年产能力约3000万件、针织外衣年产能力30万件、针织面料约5000吨的生产水平。

   在针织业发展时期内,由于针织生产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故纺织系统内的一些

企业相继投资、合资办针织分厂和下属企业。1985年柳州华侨化纤纺织厂成立拥有50台纬编

机针织分厂;市纺织供销公司合资创建福禧(又名当发公司)针织厂、窑埠针织厂;市棉纺

厂成立合资的裕丰针织公司;市二袜厂与外商合资创办的江和针织公司等。当年,针织行业

(含织袜) 共完成产值12489.68万元,税利1968.33万元,分别占该年全市纺织系统总产值

和税利的22.18%和33.42%。

   1985年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导下,柳州市个体和集体针织企业发展迅猛。规模较

大的针织企业达30余家, 年产坯布能力达3000吨以上; 针织内衣企业近百家,有些资产达

2000多万元。这些个体、集体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柳州市纺织系统内的国营针

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各企业为适应竞争,加快了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新产

品开发工作。至1990年,针织行业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家,其中:全民企业5家(市针织总厂、

市经编针织厂、市针织运动衣厂、市纬编针织厂、市第二针织厂) ;集体企业1家(市第三针

织厂)。另有中外合资企业3家(裕丰针织公司、当发公司及江和针织公司);分厂1家(华纺针

织分厂) 。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909万元;拥有针织大圆机116台、棉毛机291台、针织台车

171台、针织横机76台、染整设备101台 (套) 、经编面料生产线462台、绒面地毯生产线2台

(套)、鞋材面料生产线2台(套)、年产4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1台(套)。

   1991年后,全行业因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紧缺,企业无力技术改造,针织行业销售效益

大幅度下降,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市第二针织厂、市纬编针织厂和市第三针织厂在严重

亏损的情况下,分别于1994年1月、4月并入市棉纺厂。其他的骨干企业也处于停停打打的非

正常状态。到1995年,实际上维持存在的只有市针织总厂、市经编针织厂、市针织运动衣厂

3家国有企业, 相当一部分外资公司及针织分厂也改从事他业。 当年, 针织行业实有职工

4014人, 固定资产原值17398万元,年生产能力,纬编面料2300吨、内衣3560万件、经编面

料4284吨、蚊帐12万床、鞋材面料225万米。实际产量相差甚远。


   设备

   20世纪50年代初,市针织行业使用汗布台车生产针织内衣。50年代末至60年代,使用汤

姆汗绒布两用针织机(亦称针织台车)和脱利考经编机(为仿苏Z301型经编针织机)等机器,设

备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漂染裁剪等工序还处于手工操作状态。70年代后,该行业开始使

用Z113型提花大圆针织机和Z303经编机等设备, 并先后进行了112项技术革新,使行业装备

赶上了当时全国先进水平。80年代后,该行业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一批织造、染

整、成衣设备和电脑绣花、砂洗等设备,同时保留了部分国产设备和自制设备,使行业的设

备处于高、中、低3个档次。如建设漂染连续化及碱回收工程,引进德国经编机、香港5台常

温常压和高温高压染色机、5台染纱机、117台各类缝纫机。之后,实施国家纺织工业部专项

技术改造工程共投资3000多万元, 引进德国和韩国产大圆机20台、英国产烘干机1台、德国

产定型机1台、 意大利产预缩机和松式络筒机各1台、台湾产开幅机和高温染色机各1台、日

本产电脑绣花机2台和自动络筒机2台, 还引进意大利产1000吨涤纶生产线1条、西班牙产大

圆机10台、 德国产大圆机6台、台湾产大圆机5台、德国产贾卡经编机2台和美国产涤纶长丝

二手设备4000吨生产线、 经编染整生产线及台湾产鞋材布复合机生产线各1条,新增市纺织

机械厂生产的大圆机10台。

   1995年,针织行业共拥有针织台车144台,各类纬编圆机258台(其中针织大圆机63台、

棉毛机195台),经编机462台,染整设备87台(套) 、经编面料生产线462台、绒面地毯生产

线2台(套)、鞋材面料生产线2台(套),年产4000吨涤纶长丝生产线1台(套)。


   产品

   20世纪50-60年代,产品以汗衫、棉毛衫裤和卫生衣为主。70年代后增加人造丝衫、经

编蚊帐和印花套装等产品,进入80年代新开发纬编针织面料、运动衫裤、人造毛皮、针织外

衣、经编面料、装饰布、地毯、鞋面布等新产品,使全行业生产品种达300多个,花色达700

余种。“花篮”牌针织内衣曾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至1995年,针织行业可生产针织内衣、

童套装、 运动服装、T恤衫、经编蚊帐、鞋面布、地毯、经编面料、纬编面料、毛衣、装饰

用布等11大类。 其中针织内衣中分棉毛衫裤、汗衫背心、卫生衣裤、人造丝衫4大类;童套

装中分棉毛、 汗布、卫生衣3大类;运动服中含入场服、裁判服、比赛服3大类;T恤衫分长

袖、短袖、色织、印染4大类;蚊帐分圆顶、方顶2大类;经编面料分纯涤纶和涤棉交织两大

类;纬编面料分涤纶和涤棉交织2大类;装饰用布有提花窗帘、茶几用布、沙发用布3大类;

另外还有少量席梦思垫用布、 汽车沙发座垫用布等。全行业有市针织总厂等5家企业的产品

获市优质产品称号, 有1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10个产品获部优产品奖,总计获柳州市级以

上各级名牌、优质、新产品百花奖共83个。


   销售

   1982年前,实行商业部门收购。1982年后,产品自产自销。当时纺织自销市场刚刚开放,

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销售采用商业部门代销、设立网点、生产企业自行推销等方式。销售区

域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省区,约占产品的75%。出口地域为亚、欧、美、非、

澳五大洲, 外销约占产品的25%。1991年起,针织内衣受到个体经济冲击严重,各企业销售

量下降,亏损严重,企业实行以销定产,针织内衣以出口订单生产为主,但出口量又锐减;

经编产品局限在蚊帐,销售地区以广东沿海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