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及规模

   民国19年(1930年),柳州车缝业有缝纫机80多台。37年,柳州有服装、车缝业68户,业

户资本在5000元至50万元之间(国币)。除使用缝纫机制衣外,还有相当多的服装仍采用传统

工艺手工缝制。较具规模的有:中华洋服店和胜泰、福泰祥、夏恒泰服装店等,分布在培新

路、小南路、庆云路、西大路等处。

   解放后的服装行业,是解放初期从生产自救小组开始的。1953年服装业户发展到288户,

从业人员163人。 1955年合并成15个生产合作社,产值仅111.04万元。1958年又合并成市服

装厂,有3个车间800余名职工。同年街道工业大发展,又组织了一批合作社。1961年后街道

企业归口转厂, 又调整为市服装一、二厂等8个企业,职工达1721人。1971年市服装三厂成

立, 1978年根据独生子女增多, 市场童装紧缺的状况,童装合作社利用乐器厂资金和人员

(80人)转产,成立了市童装厂,有30台脚踏缝纫机和新购进的20台“上工”牌缝纫机。与此

同时,厂(乡)办服装业和个体服装业得到蓬勃发展,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如柳州钢铁厂、柳

州水泥厂、柳州铁路局等和街道、乡镇,均建有服装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数量众

多,专业上又可分为西服、时装两大专业,仅柳江大桥北岸桥底就多达23家,1992年在市工

商局登记注册开业的个体服装店达380多户,祥云时装、振明洋服等服装店规模较大。

   80年代中后期,服装行业中大搞技术改革和技术引进工作,并与外商成立两家合资企业,

使服装行业的设备处于广西领先地位。 至1989年,全行业拥有5个企业,1个实业公司和1个

服装研究所,服装年生产能力206万件,主要企业的产品出口量达70%以上,1991年后,由于

服装市场饱和, 出口受阻,行业年生产量只及生产能力的23%,产品积压,企业亏损严重。

1994年后企业相继出卖生产场地,改作房地产,维持经营。1995年,服装业固定资产原值达

1016万元,占全市纺织工业固定资产原值0.97%,有职工1770人。


   设备

   解放初期服装行业全靠手工操作或脚踏缝纫机,1958年成立市服装厂后,才开始使用电

动机带动,逐步实现了电动化,设备水平改进不大。1981年,全部更新旧的生产设备,新增

“上工” 牌工业缝纫机1795台。1986年后,该行业加大技改投入,新增高速工业缝纫机484

台,引进电脑高速平缝机84台,从日本引进西服生产线1条、衬衣生产线1条,并建成羽绒漂

洗、消毒等全套生产线。1992年后又引进了专用缝纫设备双针机、多针机、锁眼机、钉眼机、

钉扣机、 五线机和电脑绣花机等50余台,1995年新增高速平缝机100台,拥有各类缝纫设备

2513台,设备处于广西先进水平。


   产品与销售

   解放初期, 服装行业产品单调,主要分为承接个人来料加工、自产自销和制作蚊帐3大

类。产品品种限于唐装、中山装、劳保服、国防装、春秋装和棉衣、蚊帐等。进入60年代开

始生产棉涤、涤弹化纤服装、夹克衫、西裤等,产品主要销往中南各省及广西各县、市。70

年代开始出口劳保手套。1978年后,服装行业冲破传统服装生产模式,开始大量生产毛料西

服、大衣、时装、裙装等内销产品。并开始生产向意大利、美国、欧洲、日本、阿拉伯等国

家出口阿拉伯袍、太空衣、羽绒服、西装、夹克衫、沙滩裤等产品。市服装一、二厂年出口

产品达总产值的70%以上,1986年仅出口皮手套一项达1.85万打,销售收入85.37万元。1986

年后,市服装一、二、三厂和童装厂都不同程度的生产出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