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柳州纺织业处在农村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阶段,管理形式仅局限于集市交易赋

税方式。民国时期,出现了商会及同业公会组织,对分散性的、小规模的、民营性质的纺织

店、厂进行管理。

   解放后,柳州市纺织工业系统的管理机构,随着国家管理体制的变动和改革而变化,管

理机构先后有市工商局、市工业局、市轻化工业局、市纺织工业局、市纺织工业公司等机构。

企业管理体制先后经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

制度、党的“一元化”领导等。管理职能,在计划经济时期,纺织工业管理部门主要是执行

国家计划,对所辖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技术改造、基本建设、劳动用工、人事调配、工

资分配等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1984年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主管部门也逐步转轨

变型,放权企业,不再下达指令性指标及计划,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着重对

行业的企业发展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和服务。同时,也受政府委托,负责对中、小型企业

的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奖惩、任(聘)用、选拔等行政性管理工作。

   在职工教育方面,随着现代柳州纺织工业的逐步形成,一批新型的纺织工业企业在柳州

陆续建成投产,急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纺织工人和纺织工程技术人员,各纺织企业通过

开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夜校、扫盲班、技工学校、电大、夜大和“七·二一”工人大学等

形式对职工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20世纪80年代以后,柳州市还通过纺织工业中等专业

学校为纺织企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