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目标管理

   90年代初,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特点和实际,确定工厂经营方针目标,其内容主要是工

业产值、销售收入、税利、产品产量、质量、能源消耗、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安全生产

等指标, 工厂方针目标以效益目标为中心, 这些经济指标实行层层分解,由厂长向各科室

(车间、分厂)实行经济责任承包,按照经济责任目标确定的内容,由有关部门组成工厂方

针目标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反馈到厂长,根据月度、季度目标实

现奖惩办法予以考核,并及时解决在方针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科(处)来实施。主要职责是:根据厂长目标以及营销目

标,编制组织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的实施;日常生产工艺协调、监督、指挥调度工作;

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的实施工作;组织对新工人进行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安

全教育, 组织全厂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组织事故调查、监督检查安全法规的贯彻情况。

1984年末在国有水泥生产企业,还组织每日一次日常生产调度会,每月两次全厂性生产调度

会,每日一次生产调度会是由相关工艺车间部门的领导参加,检查通报前一日生产完成情况、

工艺设备、劳动安全情况,布置当日的生产及相关工作。每月两次的大调度会是全厂各部门

参加的生产经营工作通报会。在生产管理工作方面,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工作开展

得比较程序化、经常化,对促进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设备管理

   主要职责是: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完好状况,编制机械、电器设备检修、技措计划;组

织大修、技措项目的实施和验收;负责一、二类设备检修后质量的验收;根据检修需要,协

助厂长统一调度布置全厂的维修力量;负责编制全厂配件供应计划;制定设备配件消耗和储

备定额;组织自制配件的加工和外购配件的定货、采购及仓储管理,负责设备图纸、档案技

术资料的管理,配件图纸测绘转化及机械设备技术革新、技措项目等设计制图;负责企业机

械设备、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组织制定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协助生产

车间加强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负责生产工艺线机械巡检工巡检制、润滑工加油制;固定资

产报废、更新管理,机械、电器设备事故的管理,组织开展设备管理劳动竞赛考核评比工作,

定期统计报告设备完好状况。此外,在重大设备检修、抢修还建立有检修工作会议,检查抢

修进度及时解决检修过程出现的问题。

 

   质量管理

   企业的质量管理由各企业化验室、全质办或质检科来承担日常工作,主要工作是按国家

建材质量管理规程对原材料进厂取样分析,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产品出厂质量检查,

产品质量统计工作,企业间技术经济资料交流,产品升级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QC小组活动,

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新工艺配方、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有条件的企业还推行全面质量

管理工作,提高职工质量意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质量教育,举办各类学习班组织职

工进行质量考试、技术竞赛等活动,使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思想在职工中深深扎根。国有水

泥企业从建厂生产始坚持每月送一次对比样到自治区建材工业局建材质量检测站进行质量检

测。80年代中期以来,自治区建筑材料工业局每年都开展一次企业质量大检查工作,通过严

格现场检测评分,评选全区质量行检行评标兵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规模大、基础好

的企业都比较自觉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柳州水泥厂从1979年起就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0年

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1986年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厂长任主任委员。10多年来,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方针,以质量为主题,坚持开展工厂方针目标管理,

标准化质量认证体系,QC小组活动,每年组织职工干部参加全国QC考试。1994年12月,柳州

水泥厂经中国质量协会质保中心严格审核,通过检验,月底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成为全国建材行业,广西、柳州市工业企业第一家获取质量认证体系证书的企业。

 

   销售管理和物资供应管理

   在改革开放前,供应和销售为一个部门,称供销科(或称供销部)。改革开放后,供应

与销售工作分开管理。

   供应管理  供应管理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编报物资供应计划。包括编制材料目录,制定

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确定需要量、申请量,组织计划的执行、检查。一是在计划经济年代,

物资采取计划调拨式,按年计划供应渠道,大企业分别报国家建材局中南管理处、自治区建

材局,小企业报自治区建材局,一类物资一年编报1次,二类物资每年编报1次,原、燃材料

年计划按生产计划的消耗定额提出申请量;二是采购供应,根据月度采购计划、合同规定,

按时按量、按品种规格组织进厂;三是资金管理,主要是定出合理的储备资金定额,加速资

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物资消耗管理,采取第一是内部印制代金券控制车间、

工段、辅助材料费用,第二是油料等其它物资限额领用,第三是贵重物品、工具等必须由领

导批准发料。坚持经济核算、勤俭节约、合理库存、物尽其用、降低费用、加速周转的原则;

五是大宗原、燃材料管理。除做好计划工作,对到货验收要严加管理,物资进厂称重计量入

库管理,生产使用过程也实行计量使用记录,坚持每月终盘点一次。辅助材料实行归口管理、

定额储备;六是仓储管理。仓库按物资类别和性能要求分类存放,每库按物资品种、型号、

规格定位堆放,便于验收、保管或发放,仓库管理在不同时期也曾经有过不同发展时期。60

年代学习大庆经验,保管员练闭目发料技能,实行限额领料和送料上岗制度。“文化大革命”

初期规章制度受到破坏, 管理混乱, 浪费较大。“文化大革命”后期制度逐步恢复健全。

1978-1983年,物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轨道,推行“五统一” (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

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供应) 物资管理制度。仓库管理推广“四定位”和“五五化”。即

货区、货点、货排、货位的四定位,做到四者统一统号,定量堆码。五五存放,即以“五”

为基本单位,每架的总数为五的倍数,做到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串、五五成堆、五

五成层的“五五化”堆码方法。同时做到资金到库,保管员管钱又管物。1983年,进一步健

全规章制度,将物资管理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范围,使物资管理同技术经济指标挂钩,层层

分解落实到班组(仓库)和个人,按月考核评分计奖,发挥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

经济效益;七是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设有专人专库进行管理。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物资采购

供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不再计划调拨各种物资和原燃材料,企业的生产性原燃材料和物

资供应必须由企业供应部门按每年生产需要自行组织采购,价格也随行就市,市场经济教育

了企业的采购员学会讲价,各种物资原燃材料要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条件优惠。

采购员学会了“抠”,千方百计地为企业去节约资金,千方百计地去寻找物美价宜的物资和

原燃料。

   销售管理  主要是按国家调拨计划将产品去向组织好运输和安排发运计划工作。改革开

放后,这个模式被打破,在国家实行双轨制的时候,产品一部分按计划价格销售,即国家计

划内产品或是分配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生产企业超产的产品或企业组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按

市场经济需求价格进行销售。1989年以后,基本取消双轨制,市场机制越来越突出,建材产

品不再是“皇帝女”,也存在好销、平销、滞销的问题,销售工作就成为企业非常突出的工

作。企业成立专门的销售科(或销售公司),主要职责以市场为导向和企业方针目标为依据

制定营销策略、战略,加强产品广告宣传,抓好销售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并注意开好每

年一至二次用户座谈会,产品的性能、质量、本企业承诺如何为客户服务。各企业主动走出

去宣传自我、推销自我,企业规模大的,还设立有办事处,长年在外促销。以市场需求为企

业生产方向,即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生产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人民生

活和物质需求,同时把销售货款回笼也作为考核销售人员主要措施,销售人员不仅要承包产

品销售数量,也必须承包销售商品将货款收回来,并对销售人员实行承包责任制,视任务完

成情况给予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