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西江支流柳江的中游,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

域性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又是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北纬23°54′

—24°50′,东经108°50′—109°44′。辖城区4个、郊区1个及柳江、柳城两县。全市面

积5307.25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650.39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族、汉族、仫佬族、瑶族、

侗族、 回族、苗族等32个民族。1995年末,全市人口170.80万人(市区人口84.26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73.39万人, 占全市人口42.97%。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北次高,中部低平。地

貌类型主要有丘陵、山地、冲积平原,岩溶地貌十分发育,造化了诸多奇峰异洞,其中不乏

旅游胜景。境内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柳州建置迄今已有2100多年。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潭中县,城址在驾鹤山

下。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潭中县为桂林郡治所。隋称马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

置昆州,旋改南昆州。贞观八年(634年)改称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称龙城郡。

乾元元年(758年) 复名柳州,故柳州又有“龙城”之别称。宋、明、清三代,先后为州、

府治。 民国废府,县名先 后为马平、柳州,民国26年(1937年)改称柳江县。1949年11月

25日柳江县解放, 城区及近郊划置柳州市。1950年3月改为省辖市,1958年划归柳州专署领

导,1960年与柳州地区党政机关合署办公,1961年11月25日复为自治区直辖。1983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将柳城、柳江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柳州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它是迄今已知东亚地区最早的现代人(晚期智人)代表

“柳江人” (约5万年前)繁衍生息之地。市郊的白莲洞、鲤鱼嘴、蓝家村等地,发现了多

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3万—7000年),是中国史前人类文化遗存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先秦时,柳江流域为百越民族的西瓯、骆越两大部族杂处之地。秦统一岭南,柳州地属桂林

郡,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技术输入柳江流域,以农耕为主体的生产活动逐渐发展,成为柳

州这个城市赖以长期存在的基础。从汉朝至民国的2000多年间,柳州经济文化呈螺旋式的缓

慢发展状态, 其间大致有4个较大发展时期,即中唐时期、宋朝时期、明朝中晚期和民国15

—33年(1926—1944年) 时期。

   中唐时期:桂林经柳州到邕州的道路已开通。武则天时(684—704年)开辟的临桂相思

埭桂柳运河已通航,使柳州和中原地区陆路、水路交通大为改善,便利了柳州与中原地区经

济文化的交往。特别是唐元和十年(815年)起,柳宗元任柳州刺史4年,施行招民开荒种植、

“ 设方计悉赎归” 负债奴婢、兴建州学等善政,促进了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韩愈《罗池

庙碑记》说柳宗元治理下的柳州“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一片兴旺景象;明儒

王守仁在《送李柳州序》一文中说,柳宗元及历代先贤之风范使柳州“习与化移,而衣冠文

物,蔚然为礼义之邦”,柳州开始改变自己“蛮荒之地”的落后面貌。

   宋代,柳州经济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初年,柳州筒布已列为向皇帝进奉之物,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说:“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洪迈《容斋随笔》

记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 , 王室修道宫所用各地木材8种, 其中就有柳州杉木,

《宋会要辑稿》还有融州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州旧本《河东先生集》此时亦在柳

州刻印出版,反映柳州百工行业已有相当的发展。王安中撰《仙弈山新殿记》提到马鞍山下

灵泉寺“来栖之士(香客),指以千计”。从“柳布”、“柳木”蜚声各地、书籍刻印出版、

寺院接待“来栖之士”的规模,反映出当时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唐朝时期。值得一提

的是,南迁柳州的一些北方人士,到了两宋时期,已从一般民众发展为世家大族,涌现出一

批本地生本地长的文人学士:蒙傅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中进士,为柳州有进士的最早

记载;景祐元年(1034年)甘翔中进士,有文集问世,为今知柳州人最早的著作;大观年间

(1107—1110年) 柳州州学有学生300人, 是当时岭南各州中人数较多的州学。 绍兴二年

(1132年) 柳州人一科而中进士的有5人之多,为宋迄清代本地人上榜最多的一次。曾担任

宋朝宰相的王安中等3人, 流寓柳州,于驾鹤山下建“三相亭”,建“观书论诗”的驾鹤书

院,此书院为广西最早的两书院之一。柳州,在不断地吸收发达地区的文化以滋润自己。

   明朝中晚期: 柳州明初扩大城界后,嘉靖年间又修筑近4里长的外城,城厢拓展。《广

右战功序》记嘉靖时柳州商贩到少数民族住居的山区做生意,“虽绝栈深箐,贩者无所不历”,

瑶族等各族农民也“得出入买卖游嬉城中无禁”;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崇祯十年(1637年)写

的《粤西游记》说柳州城西门外沿江一带“犹多编茅瞰水之家,其下水涯,稻舟鳞次,俱带

梗而束者,诸妇就水次称而市焉,俱从柳城、融县顺流而下者”,说明柳州商贸活跃,商业

活动已辐射到桂中、桂北一带。有明一代,由于柳州长期兴办府学、县学和书院,因而入学

中第较多,人才辈出:成化、弘治年间,周琦以理学闻名,著有《东溪日谈录》,为清《四

库全书》收录;柳州历史上第一名解元计宗道,于常熟知县任上重刻《天文图》、《地理图》

二碑,今存于世的《天文图》碑,被称为“在我国古代天文历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正德、嘉靖年间,戴钦著有《鹿原集》、《玉溪存稿》,积极参与了明中期的文学复古运动;

嘉靖年间,徐养正领云南学政,讲学于五华书院,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张翀上《劾严嵩三大

政疏》,因触怒权贵下狱受杖,被贬贵州都匀,后官至刑部右侍郎,逝后赠兵部尚书。明人

归有光在《柳州计先生寿序》一文对这一时期柳州人文之盛赞道:“今天下文治休明,皇风

遐被,楚粤之间来任中朝者,柳州尤盛,又非若子厚之时之比。”明末清初,广西沦为南明

小朝廷与清军交战的战场,从顺治四年至十三年(1647—1656年),柳州被双方军队反复攻

占,近10年的“拉锯战”,柳州民众逃散,“县邑抢掠一空”,元气大伤。后历经康熙、雍

正、乾隆三朝,柳州耕地扩大,粮产增加,一度成为广西粮食储屯、转运中心之一,府学、

县学正常兴办,人口逐渐增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咸(丰)同(治)之际,因战乱、灾

害频仍,柳州经济文化复呈萎缩、萧条状态。其后有所复苏。

   民国15—33年(1926—1944年)时期:辛亥革命后,广西为旧桂系陆荣廷所控制。民国

10年6月, 粤军攻广西,桂军全线崩溃,陆荣廷被迫下野,新桂系的李宗仁、黄绍、白崇

禧击败、 收编陆荣廷残余势力,于民国14年7月统一广西。新桂系吸取旧桂系因循守旧、腐

败无能终于覆灭的教训,整编部队,整顿吏治,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柳州地

处广西腹心,成为新桂系建设广西的重点。民国15年夏,在柳州开办第一家工厂——柳江平

民工厂;次年,在柳州鸡喇村建酒精厂和机械厂,投资规模之大为全国同行少有,酒精厂曾

被当时的《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报告》称为“中国创办酒精业最大而最早者”。21年

11月,机械厂改称航空机械厂,专事飞机修理。22年,仿制英式教练机成功,26年,试制成

功轻型战斗机。22年,在柳州建制弹厂,设备从德国购进,自动化程度居全国同类厂之首,

日产迫击炮弹500枚,子弹4万发。24年,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建成并向城市供电。与此同时,

柳州还陆续兴办了自来水厂、防毒面具厂等现代企业。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接纳了一批沦陷

区的工厂,如中华铁工厂由汉口迁柳州与广西省政府合资办广西中华铁工厂,生产车床、钻

床、磨床、刨床、铣床、柴油机、发电机等民用机械。

   民国16年(1927年)春,柳庆垦荒局在柳州沙塘成立,专办荒地调查发放和移民垦殖,

21年, 在沙塘设广西水利垦殖试办区,分沙塘、石碑坪、无忧3个垦区,移北流、岑溪、容

县2000余人垦殖。23年,广西第一个农田水利工程古丹第一水塘和郭村第一水塘在沙塘建成,

25年7月完成配套工程 , 可灌溉500余亩。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农事试验场、中央农业实验

所广西工作站、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广西大学农学院、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等科研

教学单位集结在沙塘。抗战期间先后在沙塘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教授、技正、副教授65人,

技士、讲师、技佐、助教等中、初级科技教育工作者数百人,有不少研究论著在国内外专业

刊物上发表,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故沙塘曾有“抗日时期的中国农都”之称。

   民国16年(1927年) 9月,柳州成立市政筹备处,拆城墙开马路。至30年代初,柳州城

市面貌大为改观,街道宽阔整齐,为古老小城市向现代城市过渡奠定了基础。就交通而言,

旧桂系统治广西时,柳州与外地只有旧驿道,没有公路相通。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以省会南

宁为中心, 修筑4条干线公路,其中东北干线自南宁起,经宾阳、迁江至柳州,再经荔浦、

桂林与湖南衔接。 中间以柳州为中心,形成5条辐射纵横线,一经宜山、河池、南丹与贵州

衔接; 一经融县长安至三江;一至石龙 、武宣,达柳江下游地区。28—30年,湘桂铁路桂

柳段、黔桂铁路柳州至金城江段、湘桂铁路桂南段柳州至来宾先后通车,再加上横跨柳江的

柳州铁路大桥29年竣工,使柳州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交通中心。这时期,柳州还新建成或扩建

了一 大批商店、 旅馆、酒家、戏院,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33年11月11日,日本侵略军攻

占柳州。34年6月29日日军撤退,撤离时有计划地纵火烧城两天,全城只余300间房屋,柳州

城区的房屋几近全毁。抗日战争胜利直至解放前夕,柳州经济文化逐渐有所恢复,工业除农

械公司、电厂外,机器修造、玻璃、肥皂、火柴、纺织、印刷、卷烟等行业都有几个小型厂,

手工业有木器(尤以柳州棺材制作闻名于世)、橡胶(回炼再生胶、割胶轮胎、修补汽车、

人力车胎)、石匠、毛笔、竹器、铁器五金白铁、糕点酱料食品、缝纫、陶器等行业,多以

家庭作坊自产自销方式经营,也有一些雇佣几个工人、生产规模稍大一点的作坊。这期间,

由于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热衷于打内战,恶性通货膨胀持续发展,工商企业纷纷倒闭,经

济迅速走向崩溃。

   柳州人民历来具有反抗反动势力和外国侵略者的传统。早在晋朝时期,柳州就爆发过民

众的武装起义。明朝时期,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起事达30余次。永乐年间,梁公竦率领的义

军攻进柳州水南街,朝廷调动了五省官兵来镇压。今柳江县洛满和流山境内的鱼窝一带,自

明初以后百余年间,一直不服从官府统治,官府对之有“不服王化”之说。嘉靖年间,两广

总督调汉、 壮官兵7万进行血腥镇压,义军4000余人被杀。万历年间,日本侵犯朝鲜。中国

出兵援朝,柳州人佘立时任兵部左侍郎,以监军身份赴朝作战,击败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侵

略军,“复朝鲜故地,叙功赏赉甚厚”。清朝道光年间,柳州人曾胜时任广东陆路提督,敢

于抵御外侮,用计驱逐入侵珠江的英国军舰。咸丰年间,“大成国”农民起义军攻入柳州,

建立了以李文茂为首的平靖王府。光绪末年,又爆发陆亚发领导的反清起义,清廷急调七省

官兵来镇压。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领导的柳州民军武装,驱逐了清廷的镇台、道台、知府、

知县等官员, 宣布柳州独立,成为广西唯一由同盟会武装控制、宣布独立的府城。民国2年

(1913年)7月,孙中山发起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同盟会员、第5军统领刘古香在柳

筹划策应, 被广西督军陆荣廷悬赏3万元捉拿,刘部帮统沈鸿英叛变,柳州反袁失败,刘古

香被陆荣廷捕杀于柳州东门外鹧鸪堆。 8年,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柳州青

年学生、工人和市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新青年》等各

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报纸不断传入柳州。15年,中国共产党柳州支部干事会组建,传播

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共产党员,在国共合作的形势和中共组织的推动下,组织成立了16个行

业工会、 6个农民协会和5个农协筹备会,支援北伐战争。16年4月12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发动反革命政变。 9月13日,国民党柳州当局在全城搜捕革命分子,中共柳州支部被破坏,

群众团体亦被改组。 17—25年的9年间,柳州没有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机构,但隐蔽在柳州

的共产党员仍然坚持斗争,并和各界爱国人士联合起来,成立柳州文化界救国分会和柳州学

生救国会。 25年举行过有数千人参加的声援北平“一二·九”运动的集会。26年3月,中共

广西省工委派中共党员陶保桓来柳州任支部书记,负责恢复、重建中共组织。抗日战争爆发,

大批柳州子弟走向抗日前线,不少人英勇捐躯,其中有在桂林率部与日军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的阚维雍将军。柳州被日军侵占期间,中共柳州地下组织的党员和爱国人士,疏散到农村,

发动和组织群众组成抗日武装自卫队,与日军作战多次,共击毙、击伤、俘虏日军1214人。

34年6月29日, 柳州光复。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下组织在斗争中得到恢复、发展、壮大,

通过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斗争方式,领导工人、农民、学生、市民开

展城市的爱国民主运动和农村的武装斗争,发动和领导了 柳州铁路工人的4次大罢工、农民

的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青年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罢课运动,散发革命

传单, 进行社会调查,积极做好护厂、护校、护路和迎接解放军入城的准备工作, 终于在

1949年11月25日迎来了柳州的解放。

   解放后,柳州市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政权诞生后,即狠抓稳定物价、制止通

货膨胀的工作。1950年初,市贸易公司为平抑物价大量出售食品,物价开始回落;与此同时,

开展清剿土匪、 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斗争。1951年2月,在郊区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

革运动, 4月底,长期遭受封建剥削的郊区农民群众,分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土地,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 的理想。为了清除资产阶级的消极影响,1952年1月开展了“三反”(反对

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

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使不法资本家、共产党和政府机构里的

腐化分子受到了应得的惩罚。1953年后,柳州市贯彻中共中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10月,郊区第一批建社工作全面展开。

到1956年2月, 郊区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6个和高级蔬菜生产合作社9个, 入社农户

7462户, 占农户总数的98.5%,郊区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954年,发展手工业合作社15

个, 供销合作社5个,生产小组33个。1956年1月26日,建成合作社112个,社员6729人,占

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7.58%,手工业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1953年,全市有33户资本主义

工业企业(占私营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7.70%)纳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实行加工、

订货、统购、包销。1956年1月下旬 ,柳州市27个行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柳州市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以来的40多年,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一次是1953—1960年,一次

是1979—1995年,两次高潮均使柳州的经济文化事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解放初期的柳州工业,主要是接管原国民党政府所属改为地方国营的农业机械公司、电

厂、水厂、骨粉厂和一些私营小厂、个体手工业,工业产品是简单的农业机械和生活日用品。

1950年, 柳州市共有12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943万元(1952年不变价)。三年经济恢复

时期,兴建柳州铅锌矿(后改名锌品厂)、木材厂、砖瓦厂,组建了染织厂。1952年,工业

企业发展到42家, 工业总产值2618万元(1952年不变价),占广西工业总产值的7.28%。第

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企业发展到162家,1957年工业总产值7738万元(1957年不变价),

形成了以柳州机械厂、农械厂、机器修配厂为主的机械工业,以锌品厂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

以木材厂为主的木材加工业, 机制砖瓦、卷烟、织布、糖果 、酿酒、粮油加工、印刷、服

装、五金制品 、棕草竹藤制品等开始具有行业的初步规模。1958年,全国开展了“大跃进”

运动,中央和自治区在柳州规划了新工业区,部署十大重点建设项目:柳州钢铁厂、柳州热

电站(今柳州电厂)、柳州联合机械厂(后改名柳州空压机厂)、柳州化肥厂、柳北水厂、

柳州动力机械厂(后改名柳州拖拉机厂,今名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

柳州第二化工厂、柳州建筑机械厂(今柳州工程机械厂,上海内迁新建厂址),这些项目在

柳州陆续兴建。同时,中央为了加快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的发展,1958—1966年,

从上海将针织厂、标准件厂、帆布厂(今第三棉纺厂)等企业从人员到设备、产品同时内迁

来柳州。内迁厂带来的不仅是生产能力,还带来了上海先进地区大批的先进管理人才和技术

人才,为日后柳州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上海等沿海先进地区的技术、经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在此期间,柳州市既抓住了中央、自治区规划、建设柳州新工业区的机遇,积极调兵遣

将,布点办厂,又能虚心学习上海办工业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自力更

生,大办地方工业,陆续兴办了油漆厂、金霉素厂(今制药厂)和开关厂。这些新建的骨干

企业和内迁企业,和原有的一 些主要企业,成为柳州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使柳州的机械、

冶金、轻工、化工等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品开始面向全国市场,汽油机、空压机、水轮

机、 刀片等产品,也在全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到1960年,柳州市工业企业增至235家,国

有工业企业职工达3.91万人, 工业总产值为3.13亿元, 比1957年增长3倍多。 全市人口从

1957年的21.73万人增加到1960年5.4的33万人。“大跃进”使柳州工业出现了一个超常发展

的局面,以后不得不进行调整,但却奠定了柳州产业结构基础,给以后柳州市经济文化的更

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大跃进” 的错误和其间的自然灾害,使全市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柳州市根

据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 年内,“关、停、并、转”了22家工业企业(关闭4家,合并7家,停产7家,转回集体

所有制4家),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停工缓建,国营企业职工精简60%。但退中有进,根据市场

需要,截长线促短线。关掉炼焦厂和耐火材料厂,在原厂址办起了造纸厂,迁入并扩大了玻

璃厂和永丰利刀片厂; 关掉火柴厂, 办起市印染厂;在红旗钢铁厂厂址建立市机器修配厂

(后改名市机床厂)。1963—1965年的调整阶段,柳州钢铁厂和柳州化肥厂停而复建,柳州

水泥厂投产。柳州工业经调整后又开始了新的发展,并改变过去单纯发展国营企业的做法,

开始大办集体企业和街道工业。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红卫兵涌上街头破“四旧”,学校正常秩序被

破坏, 一些学校领导人、教师被批斗。1967年1月,在上海“一月风暴”夺权影响下,柳州

市党政机关和一些基层单位也相继被“夺权”,各级领导人陆续“靠边站”,支持“夺权”

与反对“假夺权”的群众组织,逐渐形成对立的两派。不久,两派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时断

时续的一年多的武斗,除死人、伤人外,还烧毁、炸毁房屋6万多平方米。1968年8月,成立

军、 干、群“三结合”的柳州市革命委员会 ,行使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市人民委员会工作

机构职能。1966年末到1968年末,从市一级领导机构到各个企业,生产指挥系统全部被“革

命造反有理”冲乱,加上武斗频仍,生产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经济调整中新建、扩建和

技术改造项目几乎全部停顿, 工业生产下降。 196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66年下降23.61%,

1968年工业总产值比1967年下降58.49%; 1966年财政收入3049万元, 1968年财政收入只有

1583万元。 1971年6月后,中共各级组织陆续恢复,生产秩序也开始有所好转。“文化大革

命”后期,侧重发展轻纺工业,二轻和街道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76年10月,“文化

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因派性武斗死亡、各种非法斗争被迫害致死和运

动中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共1049人,但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斗争,使危害减轻,并在

社会主义建设某些方面仍有些进展。

   1979年后,柳州市按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拨乱反正,纠正“左”倾错误,

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积极、大胆、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增

强了经济活力。1980年,国务院确定在柳州进行利改税试点,柳州市有73家企业进行了利改

税的试验;同时按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重工

业一部分生产能力转产轻纺和日用机电产品,相当部分机械工业企业转向了汽车生产,柳州

机械厂试制和批量生产270Q微型汽车发动机 ,柳州拖拉机厂转产微型汽车,柳州汽车厂在

生产柳江牌2.5吨载重汽车的基础上,转产5吨东风牌柴油载重汽车。经过调整,3000多种工

业产品有85%销往市外, 主要销到广西各地和华中、华南地区及云、贵、川等省,部分销往

华北、 华东和东北。经常销售的市场覆盖2亿人口的地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柳州市

列为全国72个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改革进入了以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为中心的城市综合改革阶段。改革搞活了企业,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

较充分的发挥。 1985年市区工业企业498家, 工业总产值29.77亿元(1980年不变价),与

1984年相比, 增长26.73%,工业实现税利增长37.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9.50%。这是改革

以来成绩很突出的一年。 国家统计局1985年统计,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47个城市中居第1位,在全国324个城市中居第42位。1986—1988年,柳州市的改革以深化国

有企业改革为重点,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政府还权给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

引导企业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经营机制,大力筹措资金,加强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

和技术引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从1992年起,柳州市在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基础上,

加大了改革力度,陆续出台了一批改革文件,如《关于对企业实行八种经营方式试点的决定》、

《关于加快流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 《关于加快市场和商业网点建设的决定》、

《关于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决定》、《关于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的决定》、《关于干

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城乡集体企业发展的决定》、《关于

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决定》、《关于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这些文件的贯彻

落实,进一步解放了柳州市的生产力,使柳州市经济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1992年末,柳州

市(含两县)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比1991年增长19.50%, 完成工业总产值109.13亿

元(1990年不变价) ,比1991年增长26.21%,占广西工业总产值18.72%;财政收入76361万

元,比上年增长7.13%,成为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城市。

1992年,柳州市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10家,职工20.46万人,拥有钢铁、有色冶金、汽车制

造、机械、电器制造、电子、仪器仪表、纺织、造纸、化工、烟草、制药、食品、建筑材料、

木材加工、 电力等37个主要工业行业, 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机电工业占

广西同行业50%多,纺织工业占40%多,冶金、建材、化工、轻工业在广西亦占有重要地位。

市区有大中型企业94家, 其中6家进入全国500家最大企业行列,46家进入广西100强企业行

列,25家产值超亿元,4家税利超亿元,有556种产品保持国家、部和省名优产品称号,其中

获国家金牌奖的有鱼峰牌水泥, 获国家银牌奖的有VY—9/7空压机、芭蕉牌氧化锌、三聚

磷酸钠。“五菱”微型汽车产销量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二位,“东风”汽车产销量居全国同类

产品的第三位, “柳工”装载 机、“两面针”牙膏、“五羊牌”和“鱼峰牌”水泥、空压

机 、 OVM预应力锚具等产品的产销量均居全国同类产品首位;此外,氧化锌系列产品、

“灯花” 床单、“鱼峰”和“都乐”牌糖果食品等100多种产品畅销国内外。柳州工业,在

1992年大发展的基础上,1993年、1994年和1995年,三年迈出三大步,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85.73亿元、 102.95亿元和142.05亿元(均为当年价) , 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2.70亿元、

170.97亿元和202.88亿元(均为1990年价)。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提

前7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末,全市(含两县)有工业企业1271家(市区852家),其

中大型企业38家, 中型企业73家;工业实现税利超1000万元的18家,其中超亿元的6家,超

5000万元的4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柳州市不仅成为广西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主要

工业城市之一。

   解放后,柳州农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1950—1957年,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郊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57年,粮食总产量和蔬菜总产量

分别达0.75万吨和1.8万吨,比1952年增产0.115万吨和1.24万吨。1958—1961年,由于“左”

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下降。1961年底后,郊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

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纠正“共产风”,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

定数量的家禽家畜,恢复农村集市贸易,落实生产队的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的

固定),农业生产有所恢复。1964年,郊区粮食总产量达1.06万吨,比1958年增产0.30万吨,

增长38.9%。 “文化大革命”期间,郊区农业生产在徘徊中发展。1979年起,郊区农村推行

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普遍实行“四定一奖”(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报酬、超

产奖励) ,多劳多得。1980年5月后,郊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调整了农村经济

政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1986年郊区粮食总产量达

2.15万吨,比1980年增产0.99万吨。80年代后期,政府制定实施了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

解决了市民“菜篮子”问题,专业户养猪、养鸡实现了家庭规模经营,成片开发形成的水果

村、水果乡增多,网箱养鱼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生猪、蔬菜等产品远销广东、东北及港澳,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也有新的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

扩散和帮带下, 乡镇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1995年农业增加值(含两县)为14.6亿元

(郊区2.96亿元),“八五”期年均增长7.5%;蔬菜、肉类、水产品、水果总产量分别达到

30.5万吨(郊区13.07万吨) 、5.34万吨(郊区1.48万吨)、1.02万吨(郊区0.51万吨)、

4.73万吨(郊区1.63万吨) ,分别比1990年增11.94万吨(郊区4.17万吨)、2.29万吨(郊

区0.55万吨)、0.62万吨(郊区0.36万吨)、2.51万吨(郊区0.61万吨);粮食、油料、糖

料蔗的总产量分别达到40.73万吨(郊区3.14万吨) 、2.31万吨(郊区0.41万吨)、192.05

万吨(郊区8.99万吨) ,分别比1990年增5.4万吨(郊区0.66万吨)、0.83万吨(郊区0.26

万吨)、100.69万吨(郊区0.05万吨)。由于乡镇企业的大发展,1995年末,全市(含两县)

37个乡镇中已有24个乡镇成为“亿元乡镇” ,实现税金2.1亿元,利润3.49亿元。在郊区10

个乡(镇) 中,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有9个乡(镇),其中超7亿元的乡(镇)2个。

柳州农业和工业在改革大潮中比翼齐飞。

   历史上,柳州长期是广西各地的农副土特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工业品的集散地,又是广

东、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商品物资交流通道。近年来,先后发起和建立了15

个省(市)糖酒副食品集团、湘桂黔和焦柳两条铁路线商业经济协作区,以及一批与华东地

区联合批发和销售集团,商贸网遍及全国20多个省(区)、43个地、市。在发挥国有商业企

业主导作用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柳州坚持多种经营形式和经营方式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

大力发展各类商品市场, 1995年,全市(含两县)集贸市场发展到119个(市区63个),其

中综合集贸市场102个, 工业品专业市场8个,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个, 其它专业市场7

个。 全市(含两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8亿元(市区42.25亿元) , 商品购进总额

102.30亿元,市场货源充裕。在对外贸易方面,柳州市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

贸关系, 1995年,全市(含两县)外贸出口创汇1.95亿美元,边境贸易进出口额2.50亿元,

其中出口1.80亿元,进口0.70亿元,为柳州市轻工、仪表、纺织、家电、食品、化工等部分

产品开拓了市场。 对外开放有较大进展, 到1995年末,全市(含两县)共有外商投资企业

284家,“八五”期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

   柳州市已初步形成铁路、 公路、 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柳州铁路局是全国12

个铁路局之一, 湘桂、黔桂、焦柳、黎湛4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成为沟通祖国中南、西南

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直通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成都、昆明、广州、湛江、

南宁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列车;公路可通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外各大中城市,还可直达北海、

防城、湛江、黄埔、深圳等港口;水运上溯可达贵州,下航可抵梧州、广州、香港、澳门;

1994年12月,建成可供波音757等大型客机起降的白莲机场,客机可往返国内部分大中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6座公路大桥和1座铁路大桥把柳江两岸市区联为一体。1995年市

区道路长度517公里,道路面积41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60平方米。市区住宅建筑

面积1198万平方米, 人均居住面积7.20平方米。市区园林绿地面积24660公顷,人均拥有绿

地面积6.50平方米。市内电话机总用户达72733户,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15.85万门。居民

使用燃气15万户,气化率达65.3%。兴建和改造了一批街道、商业中心、住宅小区。1995年,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4514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47元(含两县),分别比1990年增加

2999元和895元;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5623元,比1990年增长165.85%。

   柳州市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的8个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 解放40多年来,特别是1979年

后,柳州市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相继成立了科技情报研究所、农科所、产品质量

检验所、标准计量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中心、科技培训中心、专利事务所、科技交流

中心等一批市级科研所和服务机构以及厂级科研开发机构。在农业方面,施行了“星火计划”

及“菜篮子工程”,推广优良品种和应用农业技术,实现了粮食大面积增产,解决了柳州市

蔬菜淡季的问题。甘蔗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柳州市取

得的科技成果较多, 工业科技成果占成果总数的85%以上,其中大多数已转向生产或进行了

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等奖的柳州市高压电

器厂研制的“RCDC—2100/600电磁自动除铁器”投产后,产品已应用于上海宝山钢铁厂、

安徽马鞍山钢铁厂;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等奖的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的“甘蔗组织培养工厂

化育苗研究和应用”科技成果投产后,不仅在该县推广种植,还推广到广东等地种植;柳州

市建筑机械总厂的OVM预应力锚具被应用于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工程、亚洲第一高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无线桅杆吊装工程和北京西客站1800吨屋架房顶吊装工程,获广泛的好评。

1995年, 全市(含两县)有独立科研机构21所,各类科技人员9.1万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

有3.3万人。全市重点企业生产设备中有30%以上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科技进步因素对

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1995年,柳州市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柳州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解放40多年来也有迅速的发展。1949年末,全市

人口14.61万人, 仅有公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20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4835人;普通

中学6所, 在校学生2647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265人;没有高等学校。1995年,

全市(含两县) 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4896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18所,在校学生

17237人; 技工学校21所,在校学生1251人;普通中学124所,在校学生81158人;农、职业

中学35所,在校学生13128人;小学464所,在校学生222621人。在文化艺术事业方面,解放

后, 先后组建了桂剧、彩调剧、粤剧、歌舞等专业剧团,建立了文化馆、群众 艺术馆、图

书馆、博物馆、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电影发行和书刊销售都有很大发展。特

别是1959年柳州市作者创作的彩调剧《刘三姐》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曾4

次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演出,到过24个省(区)进行巡回演出,两次被

移植拍成电影发行国内外。桂剧《泥马泪》参加广西第二届剧展获“桂花奖”第一名,并受

委托进京为“北京戏剧讨论会”作专场演出,受到中外艺术家的好评。1980—1992年,柳州

市的作家还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13部、中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4部、诗歌32部、散文11部、

报告文学2部、杂文2部、寓言7部、童话2部。全市(含两县)有电影院25家,公共图书馆藏

书85万册;有广播电台1家,广播覆盖率73%;电视台4家,电视覆盖率85%。1995年,全市已

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市、 县(区)、乡、村四级医疗保健网络,有医疗卫生机构473个(市

区397家),病床7783张(市区6738张),卫生技术人员10756人(市区9267人),全年完成

诊疗514.9万人次, 收治住院10.7万人次,医疗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

生命的传染病已基本控制,消灭了天花,基本消灭了疟疾、麻疯病、丝虫病,人均期望寿命

由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1995年的70岁, 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1990年、1992年、

1995年柳州市均被国家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卫生城市”。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法

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1995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2‰(市区为1.72‰),柳州

市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城市。40多年来,柳州市的体育事业在贯彻普及

与提高、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老年人体育、伤残人体育有了蓬勃的发展。据1989年的调查,市区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市区人口总数的35%以上, 按1979—1989年的统计,通过《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 的人数超过48.9万人次。在普及群众体育活动、提高人民体质的 基础上,柳州市为

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涌现出李宁、谢赛克、黄群、姜薇、许叶梅、覃奇志、

余晓玲、曾建华、骆丽红、周耀东、曾昭仪、陆瑞珍等一批在国际体坛上有影响的优秀运动

员。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柳州市为体操城。全市拥有体育场、体育馆、室

内外游泳池、篮球房、体操房、健身房、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11个,加上在国家体委的

支持下,已建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国家篮球训练基地,可承担国际、国内篮球、

排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改革开放时期的柳州,不临海,不沿边,没有享受到沿海开放城市所得到的政策优惠,

但柳州市经济文化却具有沿海地区中等城市的那种蓬勃发展势头:1991年,据国家统计局和

各部委组成的城市评价中心测定,柳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50强中的第27位。1993年,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指标课题组的综合评价, 柳州市被评为188个地级城市的第24位。之

所以如此,一是柳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有一股自力更生、团结奉献、

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因而为了缩短柳州市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能吃大苦、耐大

劳、敢于创新;二是中央重视各民族的大团结,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柳州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工业城市,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在项目投资、工业布点方

面一再得到党中央、 国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持和照顾,仅“八五”时期就有121亿元

的投入,给柳州市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柳州市经济的起飞创造了较雄厚的物质条件;三

是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好,给柳州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中共柳州市委、

市人民政府善于抓住这个机遇,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精神,结合柳州市实际,及时制定出各种

改革措施,使柳州市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较早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在这个转

变过程中取得了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四是柳州市从上到下发扬了柳州“善纳外才”的优

良传统。唐宋时期,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柳宗元和担任过宰相的王安中等人,在柳州时对柳

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作出过有益的建树。明清时期,接纳了大批的广东人以及福建、湖南、

江西人来柳州定居并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解放后,热情欢迎过一大批政治素质、

文化素质较高的“南下干部”进城接管、开展工作,热情欢迎过数量众多,富有领导工作经

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干部,热情欢迎过从上海内迁柳州的企业职工;改革开放以后,又

热情引进了大批的各种专门人才,尽量让“外才”们在柳州有“用武之地”。1995年,据有

关部门统计,柳州市有高级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50人,其中柳州籍(包括柳江、柳城

两县)的449人,占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的10.82%,90%是“外才”;柳州市党政机关各部、

委、 办、 局及两县五区主要领导干部共102人, 柳州籍的只有10人,占9.80%,90%以上是

“外才”;38个大型企业的61名主要领导人中,柳州籍仅有3人,占4.90%,95.10%是“外才”。

柳州“善纳外才” 不但广收“取外才之长, 补自己之短”的功效,还使“外才”由于在柳

州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乐于向“内才”、“柳州才”转化。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

是人才的竞争, “善纳外才”,使“外才”与“内 才”融聚产生“聚变”反应,从而使柳

州出现经济一年一个样的兴旺局面。上述四点,对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均起了极大的促进作

用,使柳州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时期一直保持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柳州历史是柳州人民创造的历史。“小富即安”不符合柳州人的性格。在邓小平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下, 柳州各族人民,

为了在本世纪末把柳州市初步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兴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文明进步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在辛勤劳动,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