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北,地处亚热带北缘,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柳州是多民族聚居城市,物产丰饶,风光绮丽,山水景观奇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6年,柳州市辖城中、柳北、柳南、鱼峰区,柳江、柳城、鹿寨、融安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016.7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88.49平方千米)。总人口385.67万人,其中市区121.47万人。少数民族216.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56.1%。有壮、汉、苗、侗、瑶等47个民族成分,其中壮、汉、侗、苗、瑶、回、水和仫佬8个民族为世居民族。
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制糖、烟草、造纸、制药、化工、建材、日用化工等优势产业并存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环保、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现代工业体系。柳州市是辐射大西南,面向东部、南部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城市、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有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柳州市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柳工”牌装载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宝骏汽车,东风柳汽汽车,“鱼峰”牌水泥,“两面针”牌牙膏,“金嗓子”喉片,柳州螺蛳粉等工业、服务业产品驰名中外。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6.94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4787.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38.61亿元,财政收入370.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13亿元。柳州市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湘桂、黔桂、焦柳铁路和衡柳高速铁路、柳南城际铁路(亦称柳南客运专线)在此交汇;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桂林—北海、宜州—柳州、柳州—武宣等多条高速公路;柳江航运可上溯贵州省,下航广西桂平、梧州,广东肇庆、佛山、广州及香港、澳门;航空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成都、兰州、西安、贵阳、海口、昆明、青岛、厦门、珠海、温州、揭阳等地航线。2016年,柳州市对外交通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湘桂铁路柳州—南宁段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柳州站扩能改造工程全面铺开,西站房扩建工程基本完成;雒容铁路商品汽车发运基地,9月11日,部分功能投入运营;西鹅铁路货运中心一期工程路基、桥梁、线路、房屋工程完成静态验收。柳州—武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桂林—柳州高速公路完成路面改造。柳州机场新航站楼竣工使用。2016年,柳州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下,实施“全面创新”、城乡一体、绿色崛起、开放带动、共享发展五大战略,深入推进“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全面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位置与面积】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东北,为湘桂、黔桂、焦柳铁路和衡柳高速铁路、柳南城际铁路(亦称柳南客运专线)交汇处,地理坐标北纬23°54′—26°03′,东经 108°32′—110°28′。东部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永福县、荔浦县接壤;西接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自治县和宜州市;南与来宾市兴宾区、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忻城县毗邻;北部、西北部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交界。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16.75平方千米、柳江县2537.28平方千米、柳城县2114.37平方千米、鹿寨县2974.8平方千米、融安县2901.28平方千米、融水苗族自治县4638平方千米、三江侗族自治县2417.17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柳州市是中国最早古人类之一“柳江人”的发祥地。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秦末汉初柳州属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在该地置郁林等郡,置潭中县(县城位处今柳州市区驾鹤山附近),为柳州建置之始,以地处潭水(今融江、柳江、黔江)中游得名。新朝(9—23年),改郁林郡为郁平郡,潭中县为中潭县,隶属关系不变。东汉复潭中县名。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从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为桂林郡属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桂林郡隶属广州,郡治迁至潭中,辖潭中等八县。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南朝齐(479年),桂林郡治所迁武熙县(今象州县)。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置马平郡,隶于广州,潭中县为治所。后改隶龙州(州治所今柳城县)。梁大同六年(540年)潭中县改属始安郡(今桂林市)。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马平郡。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名桂林县,属象州,州、县治均设于今象州县。同年又析桂林置马平县(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大业三年,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设昆州,州治设马平县,辖马平、龙城等五县。同年,昆州改名南昆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名龙城郡(柳州又称龙城自此起),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宋代,柳州属广南西路。大观元年(1107年),柳州曾并入黔南路,大观三年(1109年),黔南路以广西黔南路为名,柳州辖马平、柳城等三县,治所马平。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龙江,马平县仍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安抚司,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柳州路,治所仍置柳城县,马平县隶属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柳州路,设柳州府,辖马平、柳城等二州十县,府治所置马平县城(今柳州市城中区南半部)。清初,柳州府属右江道。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右江分巡道署从宾州迁柳州府城,辖柳州等三个府。雍正三年(1725年),柳州府分出宾州、来宾等一州四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来宾还属柳州府。柳州府辖马平、柳城等一州七县,马平县为府治所。民国元年(1912年),撤马平县入柳州府。民国2年(1913年)6月,裁柳州府,设柳江道,直属广西省,复置马平县,为道治所,民国15年(1926年)裁撤柳江道,马平县直隶广西省。民国20年(1931年)1月1日,马平县改名柳州县。民国26年(1937年)4月7日,柳州县改名柳江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1月25日,柳江县城(今柳州市区)解放。12月,正式设立柳州市,受柳州专员公署领导。12月10日,柳江县人民政府成立,柳州市和柳江县从行政区划上正式分开,原柳江县城区及部分郊区划归柳州市,城区外18个乡划为柳江县。1950年3月,柳州市升为地级市,为广西省辖市。3月19日,柳江县政府从柳州市迁至县属拉堡圩。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仍以广西省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柳州市仍属其管辖。同年7月,柳州市改属柳州行政公署管辖。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市。1983年10月8日,原属柳州地区的柳江县、柳城县划归柳州市管辖。2002年9月,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2016年,柳州市行政区划为4个城区、6个县(含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市辖86个乡(镇)、31个街道办事处辖区,224个城市社区、61个乡(镇)社区、935个行政村。
城中区 辖潭中、中南、城中、公园、水上、河东、静兰7个街道办事处辖区,26个城市社区,6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沿江路河东管理大厦。
柳北区 辖石碑坪、沙塘、长塘3个镇和解放、雅儒、胜利、雀儿山、白露、锦绣、钢城7个街道办事处辖区,65个城市社区,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胜利东路12-8号。
柳南区 辖太阳村镇和柳石、柳南、南站、河西、鹅山、银山、南环、潭西8个街道办事处辖区,62个社区,20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潭中西路10号。
鱼峰区 辖雒容、洛埠2个镇和天马、驾鹤、荣军、箭盘山、五里亭、白莲、麒麟、阳和8个街道办事处辖区,61个城市社区,2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静兰路10号。
柳江县 辖拉堡、穿山、进德、成团、洛满、三都、百朋、里高、土博、里雍、流山、白沙12个镇,127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12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拉堡镇柳北路45号。
柳城县 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9个镇和古砦、马山、社冲3个乡(其中古砦为仫佬族乡),121个行政村,16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大埔镇胜利东路7号。
鹿寨县 辖平山、中渡、鹿寨、寨沙、黄冕、四排6个镇和拉沟、江口、导江3个乡,110个行政村,8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鹿寨镇创业路2号。
融安县 辖板榄、大将、长安、浮石、泗顶、大良6个镇和雅瑶、大坡、沙子、桥板、潭头、东起6个乡,137个行政村,10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长安镇立新街126号。
融水苗族自治县 辖融水、和睦、三防、怀宝、洞头、大浪、永乐7个镇和安太、香粉、杆洞、汪洞、安陲、大年、白云、拱洞、同练、滚贝、红水、四荣、良寨13个乡(其中同练为瑶族乡、滚贝为侗族乡),198个行政村,8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融水镇拱城街17号。
三江侗族自治县 辖古宜、斗江、丹洲、林溪、八江5个镇和独峒、同乐、梅林、富禄、洋溪、良口、老堡、高基、和平、程村10个乡(其中高基为瑶族乡,同乐、富禄为苗族乡),160个行政村,7个乡镇社区。县政府驻古宜镇江峰街7号。
【地形地貌】柳州市属广西“山”字型地质构造中部地区,是一个北、东、西三面被山丘包围,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北部为云贵高原东南缘。西北部处九万大山山脉,海拔1000—1200米。东部和东南部为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中部和东南部为岩溶地貌、丘陵和河谷平原地形。地势总体是北部和东部高,中部和南部低。境内山体主要有九万大山、摩天岭、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等。最高山峰为大苗山的元宝山主峰,海拔2081米。平原主要分布在融江—柳江、洛清江中下游河谷两岸,有柳江平原、洛满平原、柳城平原和鹿寨平原等。境内江河纵横,均属西江水系。土壤以红壤、石灰土为主,其中红壤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柳城县地区,石灰土在南部的柳江县分布最广;耕作性土壤以旱作土壤和水稻土壤为主,其中旱作土壤占50%以上。柳州市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貌以岩溶残蚀型峰林平原和峰林丛洼地为主,低山丘陵穿插其中,低山丘陵面积占陆地面积58.4%。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地面标高在海拔85—105米之间。柳江自西北方绕城向东南方向流去,市区山环水绕,呈壶状。
【气候】2016年,柳州市气候变化的特点为:光热条件正常偏好,冬春不冷,夏有酷暑,秋季降温慢;降水适宜,但时空分布不匀,强对流天气出现频繁,暴雨洪涝灾害出现次数多。年度内光照、气温、降水的时空匹配正常,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较大。全市年平均气温20.9℃,比常年、上年偏高。各季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冬季正常、其余各季偏高。与上年相比,冬春季偏低、夏秋季偏高。各月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2月略低,其余正常到偏高。与上年相比,1—5月、11月偏低,其余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40.0℃,7月底到8月初出现在融安县。年极端最低气温-0.7℃,2月5日出现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609.3毫米,比常年略偏多、比上年偏少。年最大降水站点在融安县,最小降水站点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年平均雨日148天,比常年、上年偏少。全市暴雨出现的总站(次)55个,比常年偏多,比上年偏少。各地降水量与常年相比,三江侗族自治县偏少,其余正常到偏多;均偏少于上年。从时间分布来看,各季与常年相比,夏季偏少,其余偏多;与上年相比,冬春偏多、夏秋偏少。各月降水与常年相比,1月、4月—5月、9月、11月偏多,其余正常到偏少;与上年相比,1月、3月—4月偏多,其余偏少。年内,一日最大降水量177.8毫米,5月6日出现在柳城县。全市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465.5小时,接近常年值,比上年偏多。各地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与常年相比,柳江县略偏少、其余正常到略偏多。各地日照时数比上年偏多。各季日照时数与常年相比,夏季略偏多,其余各季正常到偏少;与上年相比,冬春偏少,夏秋偏多。各月日照与常年相比,2月、6月—7月、10月、12月偏多,其余正常到偏少;与上年相比,1月、4月偏少,其余偏多。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76.7%,接近常年值,比上年略偏小。雾日数,三江侗族自治县58天,其余7—20天。年内,终霜出现在 2 月上旬后期,初霜日期,北部大部在12月30日,南部未出现。霜日0—5天。降雪日数1—2天。
2016年,柳州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次数偏多、影响偏大。低温冻害、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高温热害、秋旱等不同程度影响柳州各地,对各行各业造成一定影响。
冰冻雨雪 1月21日—25日,柳州市大部出现冰冻雨雪天气,全市出现降雪,北部局部地区出现冰冻、道路结冰现象。该次天气过程使局部地区交通中断;通信设施损毁,通信中断;养殖业受灾。
大风冰雹 4月3日—5日,柳城县太平镇、龙头镇出现暴雨并伴有冰雹大风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秧田拱棚被大风掀起、冰雹击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4月9日—10日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境内出现暴雨、雷暴大风、冰雹天气,造成融安县12个乡镇、融水苗族自治县7个乡镇、鹿寨县2个乡镇等不同程度受灾。4月12日6时,柳江县三都镇、土博镇等出现冰雹灾害,造成人员受灾、房屋损坏、农作物受灾。4月17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乡出现雷雨大风天气,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八江镇、林溪镇出现冰雹、大风天气,造成民房受损。
暴雨洪涝 5月4日—9日暴雨洪涝;6日—9日,鹿寨县6个乡镇出现暴雨、大暴雨;6日,柳城县遭受特大强降雨袭击。此次天气过程造成融安、鹿寨、柳城等县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损坏、农作物受灾、道路塌方中断、通电通信线路受损。5月27日—28日暴雨洪涝:27日晚,柳城县遭遇强降雨袭击,东泉镇、沙埔镇和凤山镇出现洪涝灾害;28日鹿寨县黄冕镇、拉沟乡、平山镇、寨沙镇、鹿寨镇出现大暴雨,四排镇、导江乡出现暴雨,全县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6月2日—4日暴雨洪涝:2日起,三江侗族自治县普降暴雨、大暴雨,全县15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受灾;3日,融安县遭遇强降雨过程,造成板榄镇、雅瑶乡、大将镇、大坡乡、长安镇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3日,融水苗族自治县17个乡镇出现暴雨、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6月11日—15日暴雨洪涝:11日—14日,柳江县大部分乡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强降雨,全县有7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12日—15日,柳城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量达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全县有5个乡镇受灾;14日,鹿寨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全县9个乡镇受灾;15日,融安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降雨量253.9毫米,出现在大将镇瓜洞村,造成局部洪涝灾害。7月2日—3日暴雨洪涝:2日—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县1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加上贵州来水及区间降雨,都柳江所涉及的丹洲、富禄、老堡等乡(镇)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2日—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有4个乡镇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9月10日暴雨洪涝:鹿寨县部分乡镇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平山镇出现特大暴雨,中渡镇出现大暴雨,大村林场、黄冕镇、导江乡等出现暴雨,局部出现洪涝灾害,有一个乡镇受灾。
高温热害 2016年入夏后,柳州各地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高温天气频频出现。各地夏季平均气温之高自有资料记录以来,沙塘站列第3位、其余站点列第1位。季内各地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数27—44天,比常年、上年偏多明显。高温天气出现的主要时段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8月中旬到下旬。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站点的年极端最高气温突破有资料记录以来的极值。
秋旱 2016年,柳州市受9月下半月以来气温偏高、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10月上旬开始出现轻至中度秋旱,最长持续无降水日数37天,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用水受影响。
【水文】2016年,柳州市发生17次明显暴雨洪水过程,主要干支流除古宜河外,其余8条河流12站次出现超防洪警戒水位洪水过程,其中贝江、浪溪河、石榴河出现10—20年一遇洪水过程,贝江上游三防、中寨出现超1996年历史大洪水过程。柳江柳州水文站6月16日出现水位83.90米、超防洪警戒水位1.40米洪水过程,是2009年以来最大洪水,为约5年一遇洪水。都柳江、融江、洛清江出现2—5年一遇洪水过程。贝江勾滩水文站7月4日出现水位129.64米、超防洪警戒水位5.04米洪水过程,为20年一遇洪水。年内洪水场次较多,主要干支流都柳江、融江、柳江、洛清江均出现13—15场洪水过程,比历年同期偏多近1倍。柳州市水文资源局发布洪水预报26次、洪水预警41次。
2016年,柳州市水文水资源局对9条河流25个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年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考核跨市界3条河流3个交接断面,水质水量考评达标。对跨县界12条河流17个交接断面进行水质水量监测,达标率均为98.5%。开展31个重要入河排污口监测,30个排污口水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标准。
【自然资源】
河流与水资源 柳江是柳州市第一大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更顶山,河源海拔1032米,分水岭海拔1240米。河流跨越黔湘桂3省区,自西北往东南流经贵州独山县、榕江县、从江县后,进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县、柳城县、柳州市区、鹿寨县,由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汇入黔江。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河口以上河段称为都柳江,以下至柳城县凤山镇龙江口段称为融江,龙江口以下始称柳江。柳江干流河长773千米,平均坡降0.4‰,流域面积5.8万平方千米。
柳江支流众多,最大支流龙江发源于贵州省荔波县拉祥乡拉易村高岭坡东3.5千米处,河长367千米,流域面积1.69万平方千米,途经广西河池市,在柳州市柳城县凤山口与融江汇合。其他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有寨嵩河、双江、古宜河、平等河、浪溪河、贝江、阳江(牛鼻河)、大环江、古宾河、小环江、下枧河、洛清江、西河、石门河、石榴河、运江16条。柳州市境内主要支流有古宜河、浪溪河、贝江、阳江(牛鼻河)、龙江、洛清江、石榴河7条。
柳江流域地形北高南低,由贵州省东南部高原向桂北山区倾斜,绵延向桂中丘陵平原区,形似扇状。柳江上游都柳江河段为高山峡谷区,两岸多为崇山峻岭,河道滩多水急;中下游融江、柳江河段属低山丘陵平原区,岩溶广布,多为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江流迂回曲折,山水幽奇,风景秀丽。
2016年,柳州市河流总体水质良好,流域内饮用水保护河段年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210.3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0%。
林木资源 2016年,根据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更新成果,柳州市土地总面积186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8万公顷,占总面积68.8%。森林面积121.07万公顷(其中有林地89.27万公顷、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29.45万公顷、农地乔木林0.39万公顷、农地经济林1.36万公顷、农地竹林0.18万公顷、四旁树绿化0.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1%。活立木蓄积7491.6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7058.9万立方米,农地乔木林10.7万立方米,疏林6.1万立方米,散生木335.9万立方米,四旁树80.0万立方米。柳州市森林覆盖率在广西排第6位,活立木蓄积量在广西排第4位。
矿产资源 2016年,柳州市境内有矿产47种,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明显,集中度好,资源丰富。主要优势矿种有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蛇纹岩、重晶石、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9种。水泥原料矿产集中度好,蛇纹岩是广西唯一有探明储量的矿区。镍矿、铁矿、铜锡矿等金属矿产有一定资源优势,有色金属矿产共伴生成分居多,综合利用价值大。柳州市城区及柳江、柳城两县有矿产12种,多为非金属矿,其中探明储量8种,有大中小矿床26处,以水泥、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和白云矿分布较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县主要为铜、锡、镍、铅锌、钒矿。冶金工业所需铁矿石,有色金属铜、铅、锌、锡资源供给量有限,需求缺口大。年末,全市有矿山269座,其中大型矿山8座,中型矿山37座,小型及以下矿山224座,从业人员5548人。主要开发利用的矿种有铁、锰、铜、锡、铅锌、重晶石、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水泥用黏土、石英砂岩、建筑石料灰岩、制灰灰岩、砖瓦黏土、砖瓦页岩、蛇纹岩、辉绿岩、高岭土等矿种。(市国土资源局)
野生动植物资源 2016年,柳州市境内野生动物有30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鲵、红腹锦鸡、蟒、林麝、巨蜥、黄嘴白鹭、黑熊等30多种。境内九万大山有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动物26目56科。其中,林栖动物数10种,两栖动物与爬行珍奇动物30多种,鸟类50多种。在众多的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短尾猴、大鲵(又称娃娃鱼)、鹰嘴黑颈长尾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等。数十种珍稀动物都在九万大山发现过,而黑熊、猴子等动物更是经常出没在山林中。柳州市境内以元宝山、九万大山自然保护区,三锁、拉沟鸟类保护区,泗涧山、滚贝老山水源林保护区为主的森林群落里栖息繁衍的各类生物最多。植物资源有5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等1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华南五针松、南方铁杉、红花木连、闽楠、梳帽卷瓣兰等200多种;药用植物有白芨、七仙桃、石斛、三百草、百檀、黄柏等3000多种;香料植物有灵芝草、含笑、茉莉、栀子等;攀岩植物有白藤、九龙藤、鸡血藤等。
【旅游资源】 柳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景观、史前文化、柳宗元文化、山歌文化、奇石文化而闻名。2016年,全市有国家级A级景区43个,其中AAAA景区有柳州市龙潭景区、柳侯公园、百里柳江旅游景区、立鱼峰景区、柳州博物馆、柳州文庙、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园博园、马鹿山奇石博览园、都乐岩景区、动物园、凤凰河生态旅游度假区,鹿寨县香桥岩景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贝江景区、元宝山龙女沟景区、融水·民族体育公园,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侗族八寨景区、丹洲景区、大侗寨景区,融安县石门仙湖旅游景区,柳城县知青城景区22个。AAA景区有柳州市花果山生态景区、万聚休闲农庄、君武森林公园景区,柳江县百朋镇下伦荷花景区,鹿寨县月岛湖景区、中渡古镇景区、拉沟乡五家景区,融水苗族自治县雨卜苗寨景区、老子山景区、田头苗寨景区,柳城县红马山景区、古砦仫佬族乡民俗风情旅游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石门冲景区、冠洞景区、甜水寨旅游度假景区、三江产口景区、三江侗族博物馆,融水龙宝大峡谷景区、石上人家景区、民族体育公园景区,融安县沙子石岩生态旅游景区21个。
柳州市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广西中烟公司柳州卷烟厂、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柳城县日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花果山生态园、百朋镇下伦屯千亩藕园休闲区,柳城县沙埔镇景泉农庄,鹿寨县中渡古镇旅游区,融安县大洲村、浮石镇鹭鸶洲农业观光区,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旅游景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生态农业旅游点。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柳州金鼎湾鱼乐中心、沙塘君武森林公园,柳江县百朋镇下伦屯千亩藕园休闲区,柳城县沙埔镇景泉农庄、知青城—中寨旅游景区、红马山景区,鹿寨县中渡古镇乡村游、古偿新农村景区、月岛湖,融安县大洲村生态农业旅游区、浮石镇鹭鸶洲农业观光区,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旅游景区、四荣乡龙女沟景区、四荣乡田头景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丹洲村生态农业旅游点。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21个,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柳州市花果山生态园、柳州市君武森林民俗养生休闲景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鹿寨县三岔湾度假山庄。四星级乡村旅游区8个:柳州市羊占度假庄园、宝泉农庄,融安县大潭生态园,鹿寨县月岛湖度假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石门冲森林大峡谷景区、布央茶山旅游区,柳城县源泉山庄、凤山禅韵丝缘景区。广西星级农家乐79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4家:柳州市万聚休闲农庄、乐和农庄,鹿寨县月岛湖度假区,柳城县崖山景区。四星级农家乐 14 家:柳州市秀水甜源山庄,融水苗族自治县杜鹃山庄、雨卜民俗风情旅游度假村,三江侗族自治县雅怡居、千寻如家庄园,融安县犀洲岛农庄,柳城县源泉山庄,鹿寨县雅逸轩休闲庄园、欧林山庄、裕康葡萄园山庄、思汗猎园山庄、柳丰葡萄庄园,融水苗族自治县锦绣苗乡山庄、七彩水果家庭种植农场。国家地质公园1个:鹿寨县香桥国家地质公园。
柳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柳州白莲洞遗址、大龙潭鲤鱼嘴遗址、柳侯祠碑刻、桂南会战柳州检讨会旧址、胡志明旧居、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柳城县巨猿洞,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岜团风雨桥、马胖鼓楼、和里三王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项: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和彩调。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4个:柳州龙潭—都乐风景名胜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县香桥岩风景名胜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贝江风景名胜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1座:柳州沙塘君武森林公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个:融水苗族自治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泗涧山大鲵自然保护区。柳州市古遗址与古建筑有“柳江人”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鲤鱼嘴遗址、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蛮王城遗址、明清时期修建的柳州东门城楼、南门古城墙,宋朝时期的柳城县柳城窑址、古砦仫佬族乡覃村石拱桥与古廨古民居群,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里三王宫、柳江县进德镇三千村隆盛屯“九厅十八井”等。宗教寺庙主要有市区的天主教堂、西来古寺、灵泉寺、开元寺,柳江县洛满观音禅寺,柳城县开山寺,融水苗族自治县寿星寺等。古墓群有市区的九头山汉墓、唐代刘蕡墓、明代张翀墓和张翀母亲墓、清代杨廷理及其家族墓群,融安县南朝古墓群,柳江县新安汉墓群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张公岭环山工事、廖磊公馆、广西农事实验场旧址、桂南会战柳州检讨会旧址、胡志明旧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美国“飞虎队”柳州抗战机场(柳州旧机场)旧址等。
【人口】2016年年末,柳州市总人口385.67万人,比上年增加4.05万人;总户数113.33万户,增加0.86万户;户均人口3.40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107∶100。全年出生人口5.66万人,人口出生率14.74‰;死亡人口2.14万人,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9.17‰。迁入人口2.52万人,迁入率6.6‰;迁出人口2.12万人,迁出率5.53‰;净迁入人口4019人,净迁入率1.05‰。综合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柳州市人口净增长率10.22‰。
市区人口 2016年年末,柳州市市区总人口121.47万人,比上年增加1.97万人;总户数39.41万户,增加0.75万户;户均人口3.0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100.3∶100。全年出生人口1.63万人,人口出生率13.53‰;死亡人口6631人,人口死亡率5.50‰;人口自然增长率8.03‰。迁入人口1.68万人,迁入率13.93‰;迁出人口6888人,迁出率5.72‰;净迁入人口9894人,净迁入率8.21‰。综合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市区人口净增长率16.34‰。四城区总人口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柳南区35.90万人,柳北区35.14万人,鱼峰区34.74万人,城中区15.69万人。
六县人口2016年年末,柳州市六县总人口264.20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总户数73.93万户;户均人口3.57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110.6∶100。全年出生人口4.01万人,人口出生率15.23‰;死亡人口1.47万人,人口死亡率5.59‰;人口自然增长率9.65‰。迁入人口8452人,迁入率3.2‰;迁出人口1.43万人,迁出率5.42‰;净迁出人口5875人,净迁出率2.22‰。综合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人口净增长率7.39‰。六县总人口从多到少依次为:柳江县56.98万人,融水苗族自治县51.98万人,鹿寨县41.12万人,柳城县41.10万人,三江侗族自治县40.13万人,融安县32.88万人。
【民族】 2016年,柳州市少数民族人口216.45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6.1%。其中,人口千人以上的民族有壮、汉、侗、苗、瑶、仫佬、回、水、满、土家、毛南、布依12个民族。
柳州市有壮、汉、侗、苗、瑶、回、仫佬、水8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138.79万人,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4.1%。其次是侗、苗、瑶、仫佬、回、水族。壮族主要分布在柳江、柳城、鹿寨、融安等县和市区;侗族72.7% 聚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19%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少量分布在市区和其他县份;苗族69.4%聚居在融水苗族自治县,24%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其他县区有少量分布;瑶族主要分布在融水、三江、鹿寨、融安等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鱼峰区阳和村等地;回族主要分布在市区和鹿寨县;水族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和永乐乡。
柳州市有2个民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有6个民族乡: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高基瑶族乡、富禄苗族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
融水苗族自治县总人口51.9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9.29万人,占总人口的75.6%。其中,苗族人口22.44万人,占总人口的43.2%。三江侗族自治县总人口40.13人,少数民族人口34.66万人,占总人口的86.4%。其中,侗族人口23.16万人,占总人口的57.7%。
2016年,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大袍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长赖屯、四荣乡荣塘村,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冠洞村冠大屯、林溪镇平岩村平寨屯5个村寨获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至此,柳州市有29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市龙潭公园获第三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命名,三江侗族自治县获“自治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命名。鱼峰区大龙潭社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获第三、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命名。
【宗教】 2016年,柳州市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市、县(区)两级有宗教团体14个。其中,市级6个:市佛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自治、自传、自养)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各县区8个:柳城县、柳江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各1个。全市正式登记宗教活动场所99处,宗教教职人员112人,教徒3.65万人,信教群众13万多人。宗教界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中担任代表或委员21人,其中自治区政协委员1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4人(其中1人兼任县政协委员),县、区政协委员15人,县、区人大代表1人。
【语言文字】 柳州市是多民族的城市,境内语言种类丰富,以汉语普通话和汉语西南方言柳州官话为主要交际用语,汉语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一定区域内使用。
汉语普通话在全市范围内广泛使用,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语言。2016年1月,柳州市组织评估团对融安县2011年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果巩固及整改“回头看”情况进行评估。5月,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提升培训班(桂北片一期)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桂北各市、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20人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有110名教师参加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7月至8月,根据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要求,广西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分别组织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土拐话和柳江县县城官话10位发音人参加自治区二级分类培训,开展并完成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土拐话和柳江县县城官话的采录、纸本调查、语音调查等工作。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处工作人员依照《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手册·民族语言(侗台语族、南亚语系)》要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侗语南部方言第三土语调查,选定滚贝侗族乡平等村尧等屯、烈洞村必散屯两名村民作为语言调查发音合作人,相继完成包括概况、音位系统、3000个词条的词汇表、100个语法条目的纸笔记录工作,并完成录音和摄像工作。9月14日,“柳州市第19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暨融水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复评‘回头看’宣传活动”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举行,1000多名师生参加现场宣传活动。9月23日至10月23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融水苗族自治县普通话水平省级测试员,进行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方法与技巧专题培训;组织1000多名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以下中小学教师,进行针对性提升培训,并完成该县近千名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下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升测试工作。柳州市教育局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全市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大赛分小学生、中学生、教师、综合、集体5个组,2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比赛于10月末结束,通过比赛选拔出20名选手,于12月中旬到桂林参加自治区2016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总决赛。年内,开展柳州市区域内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全市区域内普通话普及率86%,掌握普通话的少数民族比例65%,普通话在教学语言中的使用比例100%,所有教师实现持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上岗。
少数民族语言 2016年,柳州市在多领域推广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跟我学讲少数民族语言》栏目及手机APP客户端在线上继续正常运行,为社会大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提供服务。年内,市区新增加法定单位使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牌匾150块。3月20日至4月20日“壮族三月三”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全市有50场次120个节目使用民族语言演出,制作悬挂壮文、侗文横幅及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430条,其中户外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民族语言政策宣传标语200条,播放时间20天。5月起,柳州市壮文专业人员,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壮语词汇收集工作柳江壮语音点的调查任务,至12月,完成柳江壮语方言音点的音位系统以及8000个词条的壮语词汇调查收集工作。年内,柳州市相关部门开展地方性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立法调研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的意见和建议。2016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壮语文水平考试常态化开展的第一年,柳州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发动各类壮语文从业人员、壮语文爱好者参加报名考试,为考生做好服务。三江侗族自治县春季开学起在林溪乡平岩小学开展“侗文进课堂”,以三年级两个班为试点班,使用《侗文讲义》作为教材,讲授侗文基础知识,有200名学生参加侗文学习。三江侗族自治县组织举办3期成人“学侗文侗歌培训班”,有260名干部群众参加培训学习。全年,三江侗族自治县侗语新闻电视节目播出48期,侗语广播电台播出48期;译制侗语配音电影4部,完成侗语电影下乡放映310场次,观众1.2万人(次)。融水苗族自治县播出苗语电视节目192期,放映苗语配音电影794场次。柳江县播出壮语电视新闻节目《每周时讯》50期,在壮族村屯放映壮语配音电影100场(次)。
在柳州8个世居民族中,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壮、侗、苗、瑶、仫佬、水族6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是少数民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主要分布在各城区和柳江、鹿寨、柳城、融安县各乡镇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部分乡镇。柳州壮语以柳江壮语为主,柳江壮语属壮语北部方言柳江土语区,在各地壮语中很有代表性,壮族群众基本能够使用柳江壮语谈话交流,壮族民间有的使用古壮字记录故事、歌本、碑刻、药方、家谱等。三江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柳州市境内瑶族使用的语言有勉语和巴哼语,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鹿寨、融安县;巴哼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仫佬语主要分布在柳城、柳州市区和柳江县,市区阳和村仫佬族使用的仫佬语被当地人称为“伢话”,与罗城仫佬语大致相同。水族语言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和永乐乡一带。
汉语方言 汉语西南方言柳州官话是柳州市市区民众主要日常生活用语,其他汉语方言还有平话、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和湖广话等。柳州话为西南官话桂柳片的次方言,广泛通行于柳州、来宾、河池、百色等地,与桂林话十分接近,通常将二者合称桂柳话。一些青少年在家里说普通话,在社会上就说柳州话,他们的柳州话口语渐渐变味,传统说法逐渐被“普通话化”。柳州市广播电视台开办方言栏目《摆古》,用柳州话说说家长里短;《周末有搞》系列都市情景方言轻喜剧在坊间也颇受好评。在互联网上,包括网柳、红豆、百度柳州贴吧、QQ 聊天,以及各学校的贴吧和日常短信中,年轻人还是用柳州话进行交流,而且还因为应用而源源不断用拼音和近音字创造新的“柳州话书面语”,有时报纸为体现原汁原味也会使用这种词。
平话主要分布于融江、龙江、柳江流域,以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居多,有百姓话、土拐话、船家话、六甲话等分支或者俗称。百姓话又被称为“本地话”,主要应用于融江、柳江和龙江沿岸县城、集镇和乡村,其使用者除汉族民众外,并含壮族等少数民族。百姓话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部分乡镇又称“土拐话”。船家话主要使用者是过去在沿江地带的汉族船上人家,近于百姓话。六甲话系又称客话,是被称为“六甲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程村等地汉族民众所用的汉语方言。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市区,柳江县拉堡、进德、流山,柳城县大埔、东泉、沙埔、龙头、太平,鹿寨县鹿寨、寨沙、拉沟,融安县大将、潭头、大良,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三防、大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富禄等60多个乡镇,使用人口约30万人,又称“麻介话”,在融安县另有“江西话”和“龙南话”的称谓。
粤语在城区粤籍旧迁新移及到柳工作、居住的部分民众中使用,辖县中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沿河和沿国道的县城和其他集镇及少数村屯。如柳北区沙塘镇、石碑坪镇,融安县大良、潭头、沙子等乡镇及三江、融水等地的部分汉族民众。
湖广话使用者主要是移居城区太阳村镇桐村、四合村和柳江县三都、福塘、洛满等地的湘楚人士,近于桂柳方言。融水苗族自治县山区滚贝“高山汉”使用的“高山话”,近于贵州的汉语西南官话。融安县大坡村部分民众操贵州音的西南官话。
闽南话(福建话)主要分布在市区黄村、长塘、沙塘、西鹅、洛埠等镇福建人聚居地,柳城县龙头镇、融安县长安镇等沿河地带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