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情概览
【建置沿革】 今柳州市境域古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汉初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治所在今鱼峰区驾鹤山附近,属郁林郡,为柳州建置之始,辖今柳州市大部及桂林市、河池市、来宾市一部分。
三国吴(222—280年),置常安县,治所在今鹿寨县中渡镇马安村常安屯。吴凤凰三年(274年),析郁林郡置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潭中县为桂林郡治所地。晋改常安县为长安县。南朝齐(479—502年),桂林郡治所从潭中县迁至武熙县(今来宾市象州县),潭中县仍隶属于桂林郡。
南朝齐(479—502年),置齐熙郡和齐熙县,郡、县治均设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齐熙县隶属于齐熙郡。梁中大通五年(533年),置东宁州,州治设在齐熙郡。梁大同三年(537年),置龙州和龙城县,为今柳城县建县之始,州、县治均设在今柳城县凤山镇,龙城县隶属于龙州。大同八年(542年),置梁化郡,改长安县为梁化县(治所在今鹿寨县中渡镇马安村常安屯),郡治设在梁化县,梁化郡隶属于东宁州。
隋开皇初年(581年),裁撤龙州。开皇九年(589年),裁撤梁化郡。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名桂林县。同年,析桂林县置马平县,治所在今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开皇十八年(598年),东宁州改为融州,裁撤齐熙郡,改齐熙县为义熙县。大业二年(606年)裁撤融州,原辖县改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义熙县复置融州,州治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同年,置昆州,州治设在马平县(治所在今城中区立新路东侧一带)。不久,昆州改名南昆州。武德六年(623年),义熙县改名融水县。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柳州改名龙城郡(柳州别称“龙城”源于此),融州改名融水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融水郡复名融州。元和末年(820年),柳州辖马平、龙城、象县、洛容、洛曹5县。
宋淳化元年(990年),洛曹县改隶宜州。景德三年(1006年),龙城县改名柳城县。嘉祐四年(1059年),省象县入洛容;柳州辖马平、柳城、洛容3县,州治仍在马平县。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在王口寨(一说王口砦)设怀远军,八月改为平州,并置怀远县,州治设在怀远县(治所在今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辖境及于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北部及贵州省从江县和榕江、黎平两县部分地区。大观元年(1107年),以广南西路析置黔南路,路治设在融州。大观三年(1109年),黔南路与广南西路合并为广西黔南路(治所设在桂州)。政和元年(1111年),裁撤平州和怀远县并入融州,不久复置平州。绍兴四年(1134年),再次裁撤平州改为王口寨,属融州。据《舆地纪胜》记载,绍兴五年(1135年),明嘉靖《广西通志》记为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口寨改为怀远县,隶属于融州。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州治迁至柳城县龙江(今柳城县凤山镇南丹村)。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柳州为柳州路;改融州为融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复名融州。至大元年(1308年),柳州路治迁回马平县,《明史·地理志》记为洪武元年(1368年)。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柳州路为柳州府,府治设在马平县(治所在今城中区立新路东侧一带)。洪武二年(1369年),融州改隶柳州府。洪武十年(1377年),融州降为融县。明末,柳州府辖马平、柳城、洛容、怀远、融、罗城、来宾、武宣、迁江、上林10县以及象州和宾州,府治设在马平县。
清初,柳州府属右江道。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右江分巡道署从宾州迁至柳州府城。雍正三年(1725年),自柳州府析出宾州和上林、迁江、来宾、武宣4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柳州府复辖来宾县。府辖马平、柳城、雒容、怀远、融、罗城、来宾7县和象州,至清末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撤马平县并入柳州府。民国2年(1913年)6月,裁撤柳州府,复置马平县,设柳江道,道治设在马平县,道隶于广西省。柳江道辖马平、柳城、雒容、融、怀远等14个县以及1个土州、1个土县和3个长官司。民国16年(1927年)11月道废,各县由省直辖。民国19年(1930年)9月,广西省政府独创民团制度,设柳州民团区,辖马平、柳城、融、三江、中渡、榴江、雒容、象、来宾9个县,治所在马平县。民国20年(1931年)1月1日,马平县改名为柳州县。民国21年(1932年),柳州民团区治所迁至宜山,并划辖宜山民团区所属的宜山、河池、南丹、思恩、宜北、天河、罗城、忻城8县和原属百色民团区的东兰县。民国23年(1934年)3月10日,柳州民团区改为柳州行政监督区,治所在宜山,辖柳州、柳城、融、三江、中渡、榴江、雒容等18个县(同年11月,来宾县、象县析出)。民国25年(1936年),柳州行政监督区迁治柳州县。民国26年(1937年),柳州县易名柳江县。至民国29年(1940年)3月,柳州行政监督区辖柳江、柳城、雒容、中渡、榴江、融、三江、罗城、百寿9个县。同年4月,柳州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治柳江县,辖县依旧。民国31年(1942年)3月,第四行政督察区与第七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仍治柳江县,辖柳江、柳城、雒容、中渡、榴江、融、三江等19个县。民国末年(1949年1月1日—9月30日止)7月,自第二行政督察区析出武宣、来宾、象3县改属第十三区,析出融县、三江两县改属第十五区,第二行政督察区实辖柳江、柳城、雒容、中渡、榴江等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柳州市人民政府于同年12月19日挂牌成立。柳州正式建市(县级市),隶属柳州专区,以原属柳江县柳东镇、柳西镇和屏山镇辖区为市区辖域,政府驻地在柳州城内。市区以外的18个乡仍属柳江县(1950年3月19日,县政府驻地迁至拉堡圩,即今拉堡镇)。柳州专区辖柳州市和柳江、柳城、雒容、中渡、榴江、融县、三江、来宾、武宣、象县10个县,柳州专员公署驻柳州市区。
1950年3月,柳州市改为省辖市。1952年8月11日,原雒容、中渡、榴江3县辖地及原修仁县第二区合并成立鹿寨县,县政府驻鹿寨镇,隶属柳州专区。
1952年11月,设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1953年4月23日,融县改称融安县,县政府驻长安镇;撤销三江县,设立三江侗族自治区(县级);撤销柳州专区,所属各县除鹿寨县划归桂林专区管辖外,其余均划归宜山专区(专员公署驻宜山)管辖。1955年9月,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区改称三江侗族自治县。
1957年7月,柳州市隶属于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7月19日,宜山专区更名柳州专区,专员公署移驻柳州城区,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同年7月25日,鹿寨县改属柳州专区。同月,柳州市改属柳州专区管辖。
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由广西僮族自治区直辖。1966年4月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更名融水苗族自治县。
1971年,柳州专区改为柳州地区,地区行政公署驻柳州城区,辖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宾县、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和金秀瑶族自治县。
1983年10月8日,原属柳州地区的柳江县、柳城县划归市辖。1984年6月23日,柳州市设立市郊区(县级)。2002年6月22日,经国务院批复,柳州市郊区撤销。同年9月29日,柳州地区撤销,所属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辖。2016年3月30日,柳江撤县设区。柳州市辖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直至2023年未变。
【行政区划】 2023年年末,柳州市行政区划为5个市辖区、5个县(含少数民族自治县2个),辖镇53个、乡33个、街道32个,有城市社区229个、乡(镇)社区73个、村935个。
城中区 辖潭中、中南、城中、公园、沿江、河东、静兰街道,有城市社区31个、村6个。城中区政府驻环江滨水大道1号河东管理大厦。
鱼峰区 辖雒容、洛埠、里雍、白沙镇和天马、驾鹤、荣军、箭盘山、五里亭、白莲、麒麟、阳和街道,有城市社区62个、村37个(其中,柳东新区镇2个、村15个、社区9个;阳和工业新区街道1个、村3个、社区4个)、乡(镇)社区2个。鱼峰区政府驻静兰路10号。
柳南区 辖太阳村、洛满、流山镇和柳石、柳南、南站、河西、鹅山、银山、南环、潭西街道,有城市社区55个、村39个、乡(镇)社区3个。柳南区政府驻潭中西路10号。
柳北区 辖石碑坪、沙塘、长塘镇和解放、雅儒、胜利、雀儿山、白露、锦绣、钢城、柳长、跃进街道,有城市社区63个、村35个。柳北区政府驻胜利东路12-8号。
柳江区 辖拉堡、穿山、进德、成团、三都、百朋、里高、土博镇,有城市社区18个、村92个、镇社区8个。柳江区政府驻拉堡镇马平路45号。
柳城县 辖大埔、龙头、太平、沙埔、东泉、凤山、六塘、冲脉、寨隆、马山镇和古砦、社冲乡(其中,古砦为仫佬族乡),有村121个、乡(镇)社区18个。柳城县政府驻大埔镇胜利东路7号。
鹿寨县 辖平山、中渡、鹿寨、寨沙、黄冕、四排镇和拉沟、江口、导江乡,有村110个、乡(镇)社区10个(新增鹿寨镇政通社区)。鹿寨县政府驻鹿寨镇创业路2号。
融安县 辖板榄、大将、长安、浮石、泗顶、大良镇和雅瑶、大坡、沙子、桥板、潭头、东起乡,有村137个、乡(镇)社区11个。融安县政府驻长安镇立新街126号。
融水苗族自治县 辖融水、和睦、三防、怀宝、洞头、大浪、永乐镇和安太、香粉、杆洞、汪洞、安陲、大年、白云、拱洞、同练、滚贝、红水、四荣、良寨乡(其中,同练为瑶族乡,滚贝为侗族乡),有村198个、乡(镇)社区11个。融水苗族自治县政府驻融水镇拱城街17号。
三江侗族自治县 辖古宜、斗江、丹洲、林溪、八江、独峒镇和同乐、梅林、富禄、洋溪、良口、老堡、高基、和平、程村乡(其中,高基为瑶族乡,同乐、富禄为苗族乡),有村160个、乡(镇)社区10个。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驻古宜镇城北社区江峰街7号。
【位置与面积】 柳州市地处广西中北部,地理坐标北纬23°54′13″—26°03′13″,东经108°35′12″—110°10′20″。全市总面积1.86平方千米。
【地貌】 柳州市地处广西中北部,桂中平原北端,北、西、东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地形标高在海拔82~2081米之间。最高峰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元宝山,峰顶标高2081米,为广西第三高峰。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明显。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低山丘陵、岩溶盆地、孤峰平原、峰林谷地、峰丛洼地和河流阶地等。中低山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鹿寨县的北部。地形切割较深,坡度30º~50°,沟谷发育,冲沟及河谷比降大,有少量悬谷及跌水,横断面呈“V”形。水网密度大,植被发育,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吻合。柳江及其上游干流、支流融江、洛清江等河流两岸,呈小块状分布,分布面积较小。低山丘陵及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其中低山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58.40%。非岩溶地貌为侵蚀冲积作用形成,其余均为溶蚀及溶余堆积作用形成。柳州市区地面标高85~93米。柳江蜿蜒穿过城区,河面宽300~500米,河床深20~30米,正常水位标高77.50米。建城区分布于柳江两岸,北部丘陵标高120~270米,相对高差30~150米;西部石山丘陵,标高130~3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南部平原标高90~100米,石山突起,石峰高出平原80~210米,标高170~310米。
【气候】 2023年,柳州市气温偏高,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高温日数较同期偏少。年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出现冬、春、夏三季连旱;暴雨天气过程次数少、强度弱,影响较小。日照时数偏多,冬季尤甚。总体而言,气候年景较好。
气温 2023年,柳州市年平均气温21.4℃,比常年平均值高1.2℃。与常年气温平均值相比,春、夏、秋、冬季分别高1.0℃、1.1℃、1.3℃、0.4℃。其中,春季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夏、秋两季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除8月低0.1℃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6月高1.2℃,7月高2.1℃,两月的平均气温均为历史同期第一高;11月高1.4℃,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五高。
降水 2023年,柳州市年平均降水量1122.00毫米,比常年偏少30.10%,为1961年以来的第一少。各地年降水量954.60~1307.30毫米,辖区内各地年降水量均偏少,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柳城、鹿寨县偏少二成左右,其余偏少三至四成。各地年平均雨日148天,比常年偏少9天;年平均大雨日数8天,比常年偏少4天。年内冬、春、夏、秋季辖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80%~53.80%,其中冬季偏少53.80%,春季偏少32.80%,夏季偏少30.30%,秋季基本持平。汛期(4—9月)平均降水量876.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8.10%,比常年同期少27.90%。各地汛期降水量730.90~1014.7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柳城、鹿寨两县偏少一至二成,融水苗族自治县偏少二至三成,其余地区偏少三至四成。其中,全市前汛期(4—6月)降水量466.20毫米,为1961年以来的第五少;后汛期(7—9月)降水量410.3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2.70%。年内,各月降水量分布不均,与常年同期平均值相比,8月多45.10%,9月多31.50%。除2月正常到略偏少外,其余各月均少二至九成。其中,1月少86.50%,为1961年以来第三少;其次是12月和7月,分别少74.80%和68.60%;5月少50.30%,为1961年以来的第四少。年内,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36.10毫米,6月22日出现在融安县。
日照 2023年,柳州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583.90小时,比常年多184.40小时。各季日照时数与常年相比,四季均偏多,冬季日照时数最多达38%,为1961年以来第十多。年内,各月日照时数与常年同期相比,仅8—9月日照时数偏少,分别少20.70%和8.70%。其中,8月为1961年以来第八少。其余月份日照时数均偏多。其中,1月,多55.10小时,为1961年以来第八多;其次为3月,多51.50小时。
雾霾天气 2023年,柳州市平均雾日65天,比常年偏多48天。各地雾日数在4~134天之间。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多,鹿寨县最少。平均霾日14天,比常年偏少14天。各地霾日6~30天,柳北区最少,柳江区最多。雾、霾主要在秋、冬季节,年内,雾最多出现在3月,平均为8天,其次是2月和4月为7天。霾最多是12月,平均为5天,占全年的34%;其次是1月,为3天。
暴雨洪涝 2023年,柳州于4月22日进入前汛期,与常年(4月22日)持平。平均暴雨日数比常年同期少3天,为1961年以来第3少。6月19日—26日、8月22日—23日、8月27日—28日,出现3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局部遭受洪涝灾害。全年仅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其余过程影响时段短、程度偏轻,灾损较轻。6月19日—26日,柳州出现连续7天局地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局地降雨强度大。6月19日20时—26日20时,累计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的有中心城区和83个乡(镇),占全市95.40%。其中,累计雨量达到250毫米以上的有5个乡(镇),占全市5.70%。此次过程最大累计雨量295毫米,出现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乌吉村。
雷雨大风、冰雹 2023年,柳州市强对流天气强度强、范围广。年平均大风日数、冰雹日数分别为4.50天、0.50天,比常年偏多。3—8月出现5次局地雷雨大风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2次造成灾害损失,影响程度较重。3月22日—25日,出现一次罕见的长时间持续性强对流过程,全市各县(区)均出现多种类型强对流天气。3月23日是强对流天气最强的时段,各县(区)均出现雷暴大风,大部分乡(镇)出现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冰雹直径最大20~30毫米,最小2~3毫米。4月22日夜间,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局部乡(镇)出现15~20毫米冰雹,根据自动气象站资料统计,全市有4个乡(镇)出现大暴雨,7个乡(镇)出现暴雨,17个乡(镇)出现大雨,最大雨量出现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荣山村为147.10毫米。中心城区和35个乡(镇)极大风≥6级,其中6个乡(镇)极大风≥8级,鹿寨县四排镇出现28.50米/秒(11级)瞬时大风,此次风雹灾害导致融安县4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局地房屋倒塌、损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台风 2023年,影响柳州市的台风有2个,分别为7月17日—20日出现的2304号台风“泰利”、9月2日—3日出现的2309号台风“苏拉”。影响个数接近常年,影响时间较常年偏晚。台风带来的降水有效缓解高温干旱影响,有利各行各业生产。
高温热害 2023年,全市平均高温日数46天,比常年偏多17天,为1961年以来高温日数第三多。各地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23~70天,除三江侗族自治县和柳北区偏少外,其余各地比常年平均值大部偏多,其中柳城最多达43天,为1959年以来第二多。年内出现6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5月29日—6月5日、6月10日—12日、6月30日—7月3日、7月5日—16日,7月20日—29日,8月3日—5日。其中,7月5日—16日为年度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的过程,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达12天。年极端最高气温2023年7月28日出现在鹿寨县,为40.5℃。
寒潮 2023年,柳州市出现2次全市性的强寒潮天气过程,分别出现在1月14日—8日、12月15日—25日。各地气温剧烈下降,北部山区出现雪、雨夹雪、雨凇、冻雨、冰冻等灾害天气,大部地区伴有6~8级偏北大风。上述过程均具有降温幅度大、气温低、天气现象复杂等特点。其中,12月15日—25日寒潮天气过程最强,日平均温度下降14~17℃(局部降温幅度18℃以上)。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22日凌晨,全市有98个站最低气温≤0℃,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蓝屏峰顶站(-10.2℃)。寒潮致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大塘水库出现雨夹雪,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安太、大年、白云等乡出现小雪,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部分乡(镇)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造成较大影响。低温冷冻造成农作物等受到灾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寒露风 2023年10月7日起至10月底,柳州市北部晚稻生产区出现3次日平均气温≤22℃、持续日数≥3天的寒露风天气,南部地区出现2次,柳州市区未出现寒露风天气。全市寒露风平均总日数13天,比常年偏少4天,北部偏多,南部偏少。其中,10月7日—17日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柳城县和柳北区出现9~11天的重度寒露风,鹿寨县、柳江区出现4天轻度寒露风。寒露风出现期间,柳州大部晚稻处于抽穗期至灌浆期,寒露风天气过程对当地处于抽穗至灌浆初期晚稻的抽穗开花授粉和灌浆结实有不利影响,导致产量减少。
干旱 2023年,柳州市冬、春、夏三季连旱发生。与同期相比,冬季降雨少一半,春夏季降雨少三成,连续性的雨量偏少;6—7月出现5次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全市出现大范围气象干旱。各地重旱以上日数达33~104天。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多达104天,特旱41天,其余各地33~56天。干旱天气导致柳州部分地区出现灾情。 (李亚琴)
【水文】 2023年,柳江柳州水文站年最高水位78.49米,最低水位76.76米,平均水位77.53米,年最大流量55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6.7立方米/秒,平均流量476立方米/秒,经流量150.0亿立方米。柳州市江河来水量属偏枯年景,全年大暴雨量级降雨过量出现10次,柳江、融江、都柳江、古宜河、洛清江等20条河流58站次出现0.79~4.92米洪水,水位均在警戒线以下。洪水发生较上年发生偏少,量级偏小,全市出现不同程度水文干旱现象。其中,柳江柳州水文站年平均流量为472立方米每秒。12月10日—29日,受降雨持续偏少影响,全市各江河来水量大幅减少,三江侗族自治县县都柳江涌尾水文站,鹿寨县石榴河四排水文站、洛清江对亭水文站等河段出现连续多天日平均来水量小于生态流量考核指标情况,柳江区三千河百朋镇等部分河段冬季出现断流现象。
年内,柳州市8条主要河流32个断面开展水质监测与评价,涵盖31个国家重点水质站、8个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13个跨县级以上行政区界河流交接断面、4个大型水库监测点。所有河流断面年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Ⅱ类水标准,达标率100%;全市河流、跨行政区界河流交接断面、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水质良好,4座大型水库水质良好,浮石电站库区水质营养化程度为中营养,浮游植物密度适中,无水华现象。
【土地资源】 2023年,柳州市土地总面积186.09万公顷。其中,耕地25.03万公顷,园地11.11万公顷,林地128.08万公顷,草地2.46万公顷,湿地0.31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7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56万公顷,其他土地4.56万公顷。
【水资源】 2023年,柳州市地表水资源量104.9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4.90亿立方米(地下水为河川基流量,是重复计算量),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4.90亿立方米。全市可供水量整体充足,其中2023年全市312座水库可供水量2.24亿立方米。年内,全市总供水量为15.71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2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14.971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为0.575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0.165亿立方米。全市用水总量为15.71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为10.73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为1.28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为3.321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为0.371亿立方米。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64.40万千瓦,可利用量158万千瓦,开发量98.476万千瓦。
【林木资源】 2023年,柳州市林业用地面积128.08万公顷。其中,乔木林地90.99万公顷,竹林地5.26万公顷,灌木林地21.88万公顷(疏林地2公顷),未成林地3.99万公顷,采伐迹地291公顷,火烧迹地1.79万公顷,其他林地4.14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100.9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24%,活立木蓄积量9571.91万立方米。全市杉木林面积43.31万公顷,蓄积量4857万立方米;松类林面积4.83万公顷,蓄积量588万立方米;速生桉面积26.52万公顷,蓄积量2207万立方米;阔叶树面积20万公顷,蓄积量2069万立方米;竹林面积5.25万公顷;油茶林2.60万公顷;石山灌木林17万公顷。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面积26.6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2.92万公顷、自治区级公益林面积3.76万公顷。
【矿产资源】 柳州市位于南岭成矿带中西段,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发现矿产48种,查明资源储量并列入储量平衡表的矿种有煤、铀、铁、锰、铜、铅、锌、镍、钴、锡、钼、锑、金、银、铟、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硫铁矿、重晶石、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砷、磷、石棉、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黏土31种,列入储量平衡表的矿产地51处。优势矿种为石灰岩、白云岩等非金属矿产。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市本级周边,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市本级及柳城县,熔剂用灰岩主要分布于鹿寨县、柳江区,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黏土等矿产分布广泛。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北部、三江侗族自治县。锡、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多矿种共伴生赋存,综合利用价值高。铁矿主要分布于鹿寨县、融安县,属高磷、高硫难选矿石。铜矿集中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常与锡、镍伴生。锰矿以氧化锰为主,分布在市城区周边,其中柳江区分布在东南部、鹿寨县有一定分布、三江侗族自治县东部。“十四五”期间,柳州市累计探明能源矿产页岩气3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柳城县境内以及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南部区域。年内,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柳城北页岩气开发项目首口气井成功出气点火,实现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零的突破。至2023年年末,全市采矿权总数118宗,其中市城区范围内35宗、柳城县28宗、鹿寨县16宗、融安县13宗、融水苗族自治县20宗、三江侗族自治县6宗;探矿权总数29宗,其中柳江区2宗、柳城县2宗、鹿寨县3宗、融安县5宗、融水苗族自治县16宗,跨柳城县、融安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1宗(页岩气探矿权)。
【植物资源】 2023年,柳州市境内以元宝山、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锁、拉沟鸟类保护区、泗涧山大鲵保护区为主的森林群落里栖息繁衍着各类野生植物,有植物资源5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元宝山冷杉、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等1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华南五针松、南方铁杉、红花木连、闽楠、梳帽卷瓣兰等200多种,药用植物有白及、七仙桃、石斛、三百草、百檀、黄檗等3000多种,以及灵芝草、含笑、茉莉、栀子等香料植物,白藤、九龙藤、鸡血藤等攀岩植物。5月9日,在广西元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近危级珍稀植物”水晶兰。
【动物资源】 2023年,柳州市野生动物有590多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212种、爬行类71种、两栖类33种、鱼类113种、昆虫100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分别是鼋、穿山甲、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大灵猫、小灵猫、梅花鹿、林麝;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44种,分别是蟒蛇、猕猴、熊猴、藏酋猴、豺、黑熊、水獭、斑林狸、水鹿、鬣羚、小天鹅、鸳鸯、褐冠鹃隼、凤头蜂鹰、苍鹰、凤头鹰、褐耳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鹰、草原鹞、鹊鹞、蛇、燕隼、灰背隼、红隼、红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鸡、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鸮、领角鸮、斑头鸺鶹、领鸺鶹、鹰鸮、褐林鸮、仙八色鸫、山瑞鳖、地龟、大鲵、虎纹蛙。主要候鸟种类(包括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有110种。
【旅游资源】 2023年,柳州市有旅行社66家,其中出境社8家、国内社58家。有星级旅游饭店27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14家、二星级1家。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6个,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6个、AAA级旅游景区20个。有广西星级农家乐65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20家、三星级38家、二星级3家。有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37个,其中五星级14个、四星级19个、三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全国工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
【土特产品】 2023年,柳州市有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240个。其中,绿色食品主要有柳州市蔬菜副食品有限公司绿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甜椒、甜瓜、豆角、番茄、红薯叶、黄瓜、菜薹,广西凤糖柳江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的白砂糖、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白砂糖、广西华盛集团四塘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的四塘毛峰、四塘福鼎红、四塘毫峰、四塘碧螺春、四塘大叶红等198个;有机农产品主要有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的油茶、侗美仙池牌三江红、侗美仙池牌三江春,广西融水元宝山苗润特色酒业有限公司的苗老根融水紫黑香米、苗老根融水香米、苗老根融水七彩香米、贝江苗润融水黄酒、贝江苗润融水重阳酒,广西融水县天珍大苗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苗魅大苗山红茶、融水苗茶绿茶、白茶和元宝山融水苗茶红茶、绿茶、白茶,广西融水县融乐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灵芝等有机农产品42个。至年末,全市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分别是融水紫黑香糯、融安金桔、三江早春茶、柳江鸡蛋、融水灵芝。
【主要工业产品】 2023年,柳州市主要工业产品涵盖汽车行业、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家电行业、家居制造业和木材加工行业、建材行业、日化行业、食品行业、电子行业、医药大健康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造纸行业、印刷包装行业、工艺美术行业15个行业。汽车行业产品有宏光MINIEV、Aire v晴空、五菱星辰、风行雷霆、菱智PLUS(天然气)等新能源汽车,以及宝骏530、五菱宏光S系列、东风风行等传统燃油车;有乘龙H7物流牵引车、乘龙H5城建渣土车;有威威系列观光车、M系列智能车、五菱系列冷藏车;有解放JH6系列重型牵引、自卸、载货、专用汽车,以及汽车主要零部件等。机械行业有轮式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甘蔗收获机、橡胶制品、搅拌机、压料机、锚具、高压电动油泵、千斤顶、桥梁拉索及配套产品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线电缆、离心泵、立体车库、工程机械驱动桥、护栏、齿轮等产品。冶金行业有冷轧低碳钢带、钢筋混凝土用热压带肋钢筋、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有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船舶海洋用铝合金板带材等产品。家电行业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消毒柜、智能取暖桌、多功能配餐柜、家用低环温采暖机组(空气能)、商用低环温采暖机组、足浴盆、吸尘器、蒸脸器、电饭锅、水壶、电煮锅等产品。家具制造业有定制家具、衣柜、行李架、书桌、沙发、折叠餐椅、写字椅、办公桌等产品;木材加工行业有生态板、木地板和木地板基材、高强度刨花板、胶合板、建筑模板、竹地板及竹制品等产品。建材行业有水泥、预拌混凝土、建筑保温砂浆、金属夹芯板、净化板、铝合金面板、预制楼梯板等产品。日化行业有牙膏、牙刷、香皂、沐浴露、漱口水等产品。食品行业有螺蛳粉、食用酒精、酵母、月饼、木瓜丝、鸭脖、白砂糖、赤砂糖、红糖、干香菇、干木耳、笋干、腊肠、粉条、山茶油、花生油、矿泉水、饮料、茶叶、浸泡酒等产品。电子行业有组合仪表、液晶显示屏、发动机控制器(ECU)、车身电子产品(BCM)、蓝光激光器、34MMIGBT模块、氧化铟(ITO)靶材、摄像头等产品。医药大健康行业有金嗓子喉片、花红片、四味脾胃舒颗粒、青蒿素、破壁灵芝孢子粉灵芝颗粒、抗菌消炎胶囊、救必应胃痛胶囊、氨咖黄敏胶囊、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电子灸疗仪、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石化化工行业有过氧化氢溶液、液碱、液氯、珠光颜料、合成云母粉、(氧化)石墨烯改性塑料粒子、杀虫剂、汽车内饰件用金属漆等产品。纺织服装行业有白厂丝、蚕丝被、亚麻套件、工作服、校服、十字绣、床上用品等产品。
【地方传统食品】 柳州的传统食品众多,粉面类食品有螺蛳粉、炒河粉、凉拌粉、干捞粉、滑滑粉(卷粉)、布拉肠粉、滤粉、云吞、露水汤圆、水晶包、叉烧包等。糕品类食品有柳城云片糕、豆粉膜、水油堆、凉糕、萝卜糕、马打滚、芋头糕、马蹄糕、蜂巢香芋角、艾粑粑、云腿粽子、糍粑、糯米鸡、烧卖、牛鲜子等。甜品类食品有芝麻糊拌花生糊(鸳鸯)、豆腐脑、凉粉、芋圆、碗仔粑、糖油粑粑、八宝饭、玉米糖水、银耳汤等。杂食类食品有炒螺、太平牛腊巴、酿豆腐泡、螺蛳鸭脚煲、铜瓢耙、柳州酸等。民族风味食品有五色糯米饭、辣椒骨、烤香猪、竹筒饭、打油茶、苗族酸肉等。
【手工艺术品】 柳州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有柳州棺材木雕、龙壁柳砚、根雕、烙画、艺术陶瓷、竹编,柳州壮锦,侗族木构工艺、银饰、服饰、背带盖、乐器、染织,苗族刺绣、苗锦、服饰、蜡染、乐器、银饰,瑶族织锦等。
【柳州奇石】 柳州奇石按形成和分布区域可以分为山石、水石、土石、洞石、岩石、化石和混成石等10多个大类,按观赏性可分上百个石种。中国内地已知观赏石9大种类中,除风石和陨石外,其余在柳州都有出产。至2023年年末,柳州有奇石专业店上千家。于1999年10月创建的柳州奇石城,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奇石门面房600余间,设有大型矿物晶体展销馆、配座中心、奇石专业网站。2011年10月,在马鹿山公园建成柳州奇石博览园,占地91.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石1000多件,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入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文化研究中心。
【老字号】 2023年,广西柳工集团食品投资有限公司的“桂味联”(商标)、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红药业集团股份公司的“花红”(商标)、柳州三元天爱乳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天爱”(商标)品牌获得“广西老字号”认定;柳州饭店有限公司的“柳州饭店牌”、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的“都乐”牌两家企业品牌获得“中华老字号”认定。
【人口】 2023年年末,柳州市常住人口415.3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99.69万人,总户数119.58万户,比上年增加1.01万户;户均人口3.30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下同)105∶100。全年出生人口2.72万人,人口出生率6.82‰;死亡人口2.42万人,人口死亡率6.06‰;人口自然增长率0.76‰。迁入人口5.71万人,迁出人口4.81万人;净迁入人口8937人,净迁入率2.24‰。综合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柳州市人口增长1.20万人,净增长率3.00‰。市区总人口193.25万人,总户数61.26万户。户均人口3.15人。男女性别比99.3∶100。全年出生人口1.34万人,人口出生率6.93‰;死亡人口0.93万人,人口死亡率4.83‰;人口自然增长率2.17‰。迁入人口4.99万人,迁入率26.00‰;迁出人口3.42万人,迁出率17.81‰;净迁入人口1.57万人,净迁入率8.19‰。综合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市区人口净增长率10.36‰。五城区户籍总人口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柳江区48.68万人,鱼峰区46.27万人,柳南区41.98万人,柳北区36.16万人,城中区20.16万人。五县(自治县)户籍总人口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融水苗族自治县52.32万人,鹿寨县40.98万人,柳城县40.50万人,三江侗族自治县40.37万人,融安县32.28万人。
【语言文字】 柳州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以普通话和汉语西南官话桂柳片次方言柳州话为主要交际用语,汉语其他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一定区域内和一定的场合使用。
普通话 普通话在全市范围内广泛使用,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的通用语言。
民族语言 柳州市有8个世居民族,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壮族、侗族、苗族、瑶族、仫佬族、水族6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壮族、苗族、侗族还有新创制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壮语是柳州境内少数民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柳江壮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柳江土语区(柳江区、柳城县)、桂北土语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红水河土语区(鹿寨县)。壮族民间有的使用古壮字记录故事、歌本、碑刻、药方、家谱等。
柳州市境内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分布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黎平县、湖南省通道县等三省区交界地区的部分苗族被称为草苗,其语言称为草苗话,草苗话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侗语的一种方言,与使用侗语南部方言的侗族群众可以通话。柳州市境内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瑶族使用的语言主要有勉语和巴哼语,勉语是盘瑶(又称板瑶)群众讲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鹿寨、融安县;巴哼语是红瑶群众讲的语言,属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三江侗族自治县。仫佬语主要分布在柳城县、柳州市区和柳江区,市区阳和村仫佬族使用的仫佬族语被当地人称为“伢话”,与罗城仫佬语大致相同。水族语言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同练瑶族乡、滚贝侗族乡和永乐乡一带。
汉语方言 汉语西南方言柳州官话是柳州市市区民众主要日常生活用语,其他汉语方言还有平话、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和湖广话等。柳州话为西南官话桂柳片的次方言,通行于柳州、来宾、河池、百色等地,与桂林话十分接近,通常将二者合称桂柳话。一些青少年的柳州话口语渐渐改变,传统说法逐渐被普通话化。
平话主要分布于融江、龙江、柳江流域,以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安县、柳城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居多,有百姓话、土拐话、船家话、六甲话等分支或者俗称。百姓话又被称为“本地话”,主要应用于融江、柳江和龙江沿岸县城、集镇和乡村,其使用者除汉族民众外,并含壮族等少数民族。百姓话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融安县部分乡(镇)又称“土拐话”。船家话主要使用者是过去在沿江地带的汉族船上人家,近于百姓话。六甲话系又称“客话”,是被称为“六甲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程村等地汉族民众所用的汉语方言。
客家话又称“麻盖话”。主要分布在市区,柳江区拉堡、进德、流山,柳城县大埔、东泉、沙埔、龙头、太平,鹿寨县鹿寨、寨沙、拉沟,融安县大将、潭头、大良,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三防、大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富禄等60多个乡(镇),使用人口约30万人。在融安县另有“江西话”和“龙南话”的称谓。
粤语在城区粤籍旧迁新移及在柳州工作、居住的部分民众中使用,辖县中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沿河和沿国道的县城和其他集镇及少数村屯。如柳北区沙塘镇、石碑坪镇,融安县大良、潭头、沙子等乡(镇)及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部分汉族民众。
湖广话使用者主要是移居城区太阳村镇桐村、四合村和柳江区三都、福塘、洛满等地的湘楚人士,近于桂柳方言。融水苗族自治县山区滚贝“高山汉”使用的“高山话”,近于贵州的汉语西南官话。融安县大坡村部分民众操贵州音的西南官话。
闽南话(福建话)主要分布在市区黄村、长塘、沙塘、西鹅、洛埠等乡(镇)福建人聚居地,柳城县龙头镇、融安县长安镇等沿河地带集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 2023年,柳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投入31.20万元(自治区2023年语言文字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市本级配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项经费11.20万元)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年内,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下发《柳州市2023年语言文字工作要点》,推进全市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实现100%全覆盖,在校中小学生和在园3~6岁儿童会讲普通话100%全覆盖。全年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大手拉小手”“普通话公益课堂”“童语同音”等活动281场,参与人数1.50万人次。5月,举办2023年柳州市校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和“诗教中国”诗词讲解视频大赛,全市593名选手参加。在鹿寨县鹿寨镇交通村举办2023年柳州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组织开展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柳州市开幕式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全市有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5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125人,语言文字工作骨干1000多人。全年,全市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9218人次。
【民族】 2023年,柳州市有民族宗教工作机构11个,其中市民宗委1个、县(区)民宗事务局10个。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55个,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数为228.70万人。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12个民族。
柳州有汉族、壮族、侗族、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水族8个世居民族。其中,壮族人口145.36万人,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户籍总人口的36.6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4.24%,其余依次是苗族、侗族、瑶族、仫佬族、回族、水族。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鱼峰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侗族人口71.82%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18.84%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3.65%分布在融安县,其余分布在市区和其他县。苗族人口69.35%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24.26%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县,2.23%分布在融安县,其他县(区)也有分布。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鱼峰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仫佬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鱼峰区、柳北区、柳城县。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柳北区、城中区。水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柳南区、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52.3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0.05万人。其中,苗族人口23.02万人。三江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40.3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5.17万人。其中侗族人口23.36万人。
【宗教】 2023年,柳州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有市、县宗教团体12个。宗教活动场所96处,其中佛教17处、道教2处、伊斯兰教3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71处。宗教教职人员112人,其中佛教40人、道教6人、伊斯兰教3人、天主教5人、基督教58人。信教群众约5.50万人,登记备案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347处。